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王徵士听杨太常弹琴篇》
《同王徵士听杨太常弹琴篇》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古风

成连入海不复返,人间尚有雍门周。

呼天抢地抱焦木,一鼓再弹双泪流。

晋侯清徵召祲禬,杨氏宫亡失行在。

五音升降得丧殊,何事民流角声败。

萧郎左卫本戎伍,能定明堂五行舞。

谁怜故器抱殷遗,遽使新声写淇浦。

开元供奉烧尾琴,上皇赐比双南琛。

梨园既散海青死,但留箧底空沈吟。

当年大合驾象辂,尚对皇娥鼓瑶素。

鼎湖龙去竟不还,自抱乌号哭晨昏暮。

毛甡家畜潞国弦,诸王颁在崇祯年。

欲遗太常共搏拊,天涯修阻思茫然。

从今《大雅》日淫漫,莫遣风流使中断。

他日相逢袁孝尼,愿得先传《广陵散》。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毛奇龄所作的《同王徵士听杨太常弹琴篇》,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乐器的描绘,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感慨与怀念。诗人以成连入海的典故开篇,暗示杨太常的演奏具有深远影响。接着提到晋侯和杨氏的典故,暗示音乐与政治命运的紧密联系,以及五音表达的哀乐之变。

诗人赞赏萧郎左卫精通武艺,又能掌控音乐,将古代乐器与现代曲调进行对比,感叹岁月流转,名琴海青已逝,只剩空琴盒中的回忆。他回忆起昔日宫廷盛况,皇帝与贵妃一同欣赏音乐,而今物换星移,只剩下悲伤的乌号琴声。

毛甡家族曾拥有珍贵的潞国弦,但因时空阻隔,无法传承给后世。诗中表达了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忧虑,担心《大雅》这样的经典音乐日渐式微。最后,诗人期盼在未来的某一天,能与袁孝尼重逢,希望先学习《广陵散》这一失传的名曲,体现了对音乐传承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富有历史沧桑感。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南柯子

会叹风中烛,能嗟水上沤。一生一灭几时休。

恰似轮回,来往业沦流。知有驴和马,非无骡与牛。

等闲扑入怎抽头。幸得人身,急急做真修。

(0)

七骑子

纵步闲闲,游玩出郊西。见骷髅,卧沙堤。

问你因缘由恁,似为恋、儿孙女与妻。

致得如今受苦恓。眼内生莎,口里更填泥。

气应难吐,吐虹霓。

雨洒风吹浑可可,大抵孩童任蹈跻。

悔不生前善事稽。

(0)

满路花.赠小崔评

人间何最苦,说著替君愁。眼前生灭景、象悠悠。

虚名薄利,随分少贪求。

幸遇嘉时节,乘兴偷闲,访寻霞侣云俦。

更那堪、猛悟回头。物外恣飘游。

布袍襟袖阔、好风流。纷纷尘事,一笔尽都勾。

磨莹先天宝,灿灿辉辉,恰如朗月当秋。

(0)

苏幕遮.自害风

遇王风,风传我。风发□□,风害家缘破。

拈弄风飙团水火。风子飍飍,风韵闲吟和。

顺风行,迎风坐。饮罢真风,更枕清风卧。

施布仁风功行大。自许扶风,风里成因果。

(0)

玉楼春

洞天无夜还无曙。常有红光并紫雾。

灵波里面见金鳌,背上银丝千万缕。

二神赑屃骖风驭。离坎相交传密话。

凿开造化至幽微,会得真功颠倒数。

(0)

乔木查

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

不恁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