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龙居寺偶题寺有新取华严方结阁贮之·其一》
《过龙居寺偶题寺有新取华严方结阁贮之·其一》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取意竹依窗密促,自开花照眼鲜明。

老僧踏遍诸方路,花竹相看世外情。

(0)
注释
取意:选取或领悟的意思。
竹依窗密促:竹子紧密地靠着窗户。
自开花:自然开放的花朵。
照眼鲜明:明亮得映入眼帘。
老僧:年长的僧人。
诸方路:各地的道路。
花竹相看:竹花相互映衬。
世外情:超脱世俗的情感。
翻译
取意于竹丛紧靠窗户,自然绽放的花朵明亮耀眼。
老僧走遍四方道路,竹花相对,似含世外宁静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佛寺景象。诗人通过对竹和花的描写,表达了老僧对于世外桃源的向往之情。

“取意竹依窗密促”一句,设定了一个环境:竹子紧靠着窗户,营造出一种隐蔽而静谧的氛围。这里的“取意”意味着诗人从这番景致中汲取心灵上的安宁。

接下来的“自开花照眼鲜明”则是对寺内新开放的花朵进行描绘,这些花朵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鲜艳,似乎在向诗人传递着某种信息或情感。这里的“自开”表明花朵的自然而然,未受外界干扰。

第三句“老僧踏遍诸方路”,转换了场景,从诗人的静观转到老僧的漫长旅途。这位老僧可能是寺庙中的主持或修行者,他经历过无数的风雨和道路,体现了一种对世俗红尘的超脱。

最后一句“花竹相看世外情”,则是诗人对于老僧与自然之间交流的情感表达。这里的“花竹相看”暗示了老僧与寺中花木之间的默契,而“世外情”则指代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精神状态。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映照,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他对于那种能够超脱世俗纷争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送杨太仆汝握奉使襄国

都亭罢祖席,驷牡去騑騑。

世已多戎事,民今半铁衣。

山秋万木落,天晚一雕飞。

气锐兵能胜,年丰马自肥。

边庭驰念切,星月坐吟稀。

驿道滹沱外,行看计日归。

(0)

夏日同李于鳞贾守准刘子成宗子相四比部南溪泛舟

散步过林塘,相随上野航。

沿流狎鱼鸟,嚼藕得冰霜。

共拟西湖胜,还乘北渚凉。

桂樽移白日,兰棹转沧浪。

杨柳缘堤合,菰蒲出水长。

酣歌意不尽,晓色正苍茫。

(0)

冬夜同宣允则集徐进士子与宅

城上乌啼春雪馀,满庭寒色月来初。

病当岁晚心方切,老向天涯计转疏。

湖海相知今夜酒,风尘一别几年书。

可堪京国多烽火,王粲谁怜未定居。

(0)

寄王苏州

阖闾城外几烽烟,非复淮阳卧阁年。

坐啸江山奇策定,仰看星斗壮心悬。

石头云逐东征马,扬子波回北饷船。

乱后不堪吴税重,行春海上问荒田。

(0)

送张大参汝任之浙中

汾阳赠别走诗筒,帆度春流五两风。

国计更堪征伐后,人心多在去留中。

江分吴越青天合,地豁东南沧海通。

雁宕飞泉旧游处,重看片雨下晴空。

(0)

中秋无月

不见青娥驾紫鸾,孤樽愁思坐更阑。

山河莽莽迷琼树,风雨冥冥失玉盘。

梁苑池台空度夜,汉家宫殿不胜寒。

欲知何处秋光好,天柱峰头试一看。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