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青娥驾紫鸾,孤樽愁思坐更阑。
山河莽莽迷琼树,风雨冥冥失玉盘。
梁苑池台空度夜,汉家宫殿不胜寒。
欲知何处秋光好,天柱峰头试一看。
不见青娥驾紫鸾,孤樽愁思坐更阑。
山河莽莽迷琼树,风雨冥冥失玉盘。
梁苑池台空度夜,汉家宫殿不胜寒。
欲知何处秋光好,天柱峰头试一看。
这首《中秋无月》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描绘了一幅中秋之夜,月未如约而至,诗人独坐深思的凄美画面。
首句“不见青娥驾紫鸾”,以神话中的仙女乘鸾为喻,暗指中秋佳节,月亮未能如愿显现,表达了诗人对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期待落空的遗憾与失落。
“孤樽愁思坐更阑”一句,诗人独自饮酒,夜深人静之时,愁绪满溢,形象地展现了孤独与忧伤的情绪。
“山河莽莽迷琼树,风雨冥冥失玉盘。”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阴冷与凄凉,山河被浓雾遮蔽,仿佛琼树隐没;风雨交加中,原本明亮的月亮也失去了踪迹,营造出一种压抑与迷茫的氛围。
“梁苑池台空度夜,汉家宫殿不胜寒。”这里运用了典故,将个人的情感寄托于历史的场景之中,暗示着时光流逝,人事变迁,即使在古代的繁华之地,此刻也只剩下了寒冷与寂寞。
“欲知何处秋光好,天柱峰头试一看。”最后两句,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似乎在寻找答案,又似乎在自我安慰。他建议人们去天柱峰上一探究竟,暗示着即便是在无月的中秋之夜,换个角度或地点,也许能找到别样的美好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变化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传统节日习俗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的乐观期待。
商羊舞其翼,黑蜧出于渚。
山云低屋檐,水衣生柱础。
胡不雨春朝,而每霖秋序。
寥寥曲突烟,十家九不举。
轮声闻跫然,惠临嘉宾侣。
谈高托羲皇,情深讵秦楚。
推窗眄浩浩,青天以为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