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官深幸太平年,家在东山汶水边。
十里春阴饶草树,一庭秋色半云烟。
閒㩦白鹤随诗社,尽把黄金鬻义田。
遥忆归荣堂上酒,墙东二老酿谁先。
休官深幸太平年,家在东山汶水边。
十里春阴饶草树,一庭秋色半云烟。
閒㩦白鹤随诗社,尽把黄金鬻义田。
遥忆归荣堂上酒,墙东二老酿谁先。
此诗描绘了一位退隐官员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休官深幸太平年”,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的庆幸之情,以及对官场生活的解脱。接着,“家在东山汶水边”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山水环绕,远离尘嚣,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十里春阴饶草树,一庭秋色半云烟”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春日与秋日的不同景象。春日里,绿草繁茂,树木葱郁,一片生机勃勃;而秋日则云雾缭绕,庭院中似乎弥漫着淡淡的秋意,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和谐。
“閒㩦白鹤随诗社,尽把黄金鬻义田”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道德情操。闲暇时与白鹤相伴,参加诗社活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将黄金出售以建立义田,表现了诗人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心和支持,体现了高尚的道德品质。
最后,“遥忆归荣堂上酒,墙东二老酿谁先”两句,通过回忆与想象,描绘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想象中,归家之时,与家人共享佳酿,温馨而充满亲情的画面跃然纸上。这里的“墙东二老”可能指的是诗人的长辈或家族中的长者,表达了诗人对传统家庭价值观的尊重和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退隐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艺术和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与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长干人家向江住,朱雀桥边旧衢路。
参差碧瓦扬青旗,系缆门前有杨树。
竹弓射鸭向汀洲,家家无井饮江流。
女儿数钱当酒肆,商人买笑开娼楼。
谢家子弟如兰玉,不见当时旧游躅。
夜深月满大堤寒,愁听陈王后庭曲。
送君策马此中行,秣陵遥接石头城。
愁来满引金陵酒,莫听秋风淮水声。
轻舟溯淮流,千里不见山。
披衣起清晓,忽睹青孱颜。
始觉客愁散,顿忘行路艰。
安得策飞筇,一造幽人关。
翻思在山日,千岩厌登攀。
物少乃足贵,不在美恶间。
役夫告我言,此下栖神奸。
嘘气成江河,须臾驾冈峦。
僧伽大威力,困彼一鞠悭。
石岩下无底,系以千连环。
至今风涛夕,犹闻响珊珊。
茫茫淮泗流,禹功不可刊。
传奇乃善诳,此语当重删。
作诗纪岩石,庶以开愚顽。
玄天无烈风,江水日夜清。
驰波渺东注,回流抱神京。
至哉钟水德,乃以龙为名。
舟樯万方合,雄丽殊百城。
昔云天堑险,今为衣带萦。
山川迹不改,人理有代更。
下马入官船,兹焉始孤征。
祀事有常期,中心念王程。
俯视万仞渊,不啻沟浍平。
涉川古所戒,事重躯命轻。
嵯峨崇明塔,拔地一千丈。
我攀青云梯,倏到飞鸟上。
微风韵金铎,初日丽银榜。
维时十月交,叶脱天宇旷。
群山东南奔,平川叠波浪。
云间三茅峰,圜立俨相向。
碧瓦浮鳞鳞,兹邑亦云壮。
鸡鸣四关开,攘攘异得丧。
塔中宴坐仙,怜汝在尘坱。
古时登临人,今者亦何往。
俯观世蜉蝣,仰叹彼龙象。
乃知昆崙巅,可以小穹壤。
同游皆隽英,超遥寄心赏。
霜飙天际来,毛发飒森爽。
太白去千年,吾何独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