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凤凰台》
《凤凰台》全文
元 / 傅若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太白题诗凤游处,古台萧索换流年。

风流偶出齐梁后,文藻犹含晋宋前。

淮水夜明沧海月,石城春暗秣陵烟。

古来宫殿俱无迹,风雨凭高独黯然。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凤凰台》诗,以凤凰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历史沧桑与自然美景交织的画面。

首联“太白题诗凤游处,古台萧索换流年”,开篇即点明凤凰台的历史地位,李白曾在此题诗,而今的凤凰台却已显得荒凉萧瑟,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过去与现在进行对比,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颔联“风流偶出齐梁后,文藻犹含晋宋前”,进一步阐述了凤凰台的文化价值。它既见证了齐梁时代的风流文采,又保留着晋宋时期的文学韵味。这句诗巧妙地将凤凰台与古代文人的辉煌成就联系起来,赞美了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颈联“淮水夜明沧海月,石城春暗秣陵烟”,通过描绘淮水夜晚明亮如月、石城春天里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历史的深远和时间的流逝。

尾联“古来宫殿俱无迹,风雨凭高独黯然”收束全诗,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不再的感慨。宫殿虽已不存,但每当风雨交加之时,站在高处,心中难免会涌起一种孤独与哀愁的情绪。这一联深化了主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凤凰台》诗通过对凤凰台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傅若金

傅若金
朝代:元   籍贯: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   生辰:1303—1342

傅若金(1303—1342) 字与砺,一字汝砺,元代新喻官塘(今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下村镇塘里村)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 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猜你喜欢

翠云堂题句

问尔云称翠,云何雨未施。

飒阴亦奚济,谡籁似相欺。

骋目烦增绪,倚吟懒搆思。

林泉如望幸,索待泽沾时。

(0)

汤泉行宫三叠旧作韵

五载别行宫,春烟淡远空。

傥来花弄影,过去树吟风。

池馆清音在,研瓯雅供同。

底缘心不怿,惟是廑民穷。

(0)

东甘涧

一峰两涧隔西东,石海中间有路通。

何必匆匆亟言去,山楼小坐韵松风。

(0)

降旨加展粥厂赈期

州县极次贫,赈期具常例。

五城设粥厂,以补赈不逮。

州县赈既加,粥期可独置。

申命概加展,四月下旬暨。

言念连岁涝,吾民实彫弊。

救不遗馀力,犹恐鲜实际。

愧无调燮方,遑有损益计。

(0)

再题惠山园八景·其二墨妙轩

千古风流五合传,无过过眼幻云烟。

苕华若识归真处,同异谁真白与坚。

(0)

沈德潜进呈后游摄山诗十二首走笔和韵并书长卷赐之·其六玉冠峰

一峰高下叠,其象曰如帽。

时物岂古称,易名从吾好。

僧绍此徜徉,有似披裘钓。

苟知兹所题,延宾合迎扫。

沈约实起予,崔琰或可肖。

夫惟君子德,足贲千秋耀。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