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敝频怜汝,剪裙为汝襦。
不应风雪厉,还迫到肌肤。
含泪知何怨,生贫亦自诬。
莫为可怜语,尔母寸肠枯。
褐敝频怜汝,剪裙为汝襦。
不应风雪厉,还迫到肌肤。
含泪知何怨,生贫亦自诬。
莫为可怜语,尔母寸肠枯。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关怀与无奈之情。通过“褐敝频怜汝”,可见母亲对孩子的衣物破旧感到心疼,体现了母爱的细腻与无私。接着,“剪裙为汝襦”一句,展现了母亲为了孩子不惜牺牲自己衣物的举动,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动容。
“不应风雪厉,还迫到肌肤”则描述了恶劣天气对孩子的直接威胁,母亲担忧孩子在严寒中受苦,却无能为力的处境。接下来,“含泪知何怨,生贫亦自诬”表达了母亲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她明白贫困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但面对生活的艰辛和对孩子的关爱,内心充满了矛盾与自责。
最后,“莫为可怜语,尔母寸肠枯”一句,揭示了母亲在言语上虽试图安慰孩子,但实际内心早已被忧虑和辛劳折磨得疲惫不堪。这句诗深刻地反映了母爱的伟大与坚韧,以及在困境中母亲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牺牲。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深情地描绘了一个贫困家庭中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与无奈,展现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俸禄三年后,程途一月间。
舟中非客路,镜里是家山。
密雪沾行袂,离杯变别颜。
古人唯贺满,今挈解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