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贵中和,偏徇古无取。
无心斯善应,奸誉乃其蠹。
柰何闻见间,往往用心误。
扶弱抑其彊,古或垂此誉。
世异俗且殊,处今犹徇故。
曲直本不昧,彊弱岂所据。
君子不此恤,情伪溷丹素。
富室被剥朘,日有贫窭虑。
士夫受加陵,悔不齿编户。
羸弊取必胜,玉色吞气去。
不知世富室,如母子所怙。
不知意定向,未语机已露。
传继用一律,抱冤莫赴愬。
用是致和气,南首问燕路。
为政贵中和,偏徇古无取。
无心斯善应,奸誉乃其蠹。
柰何闻见间,往往用心误。
扶弱抑其彊,古或垂此誉。
世异俗且殊,处今犹徇故。
曲直本不昧,彊弱岂所据。
君子不此恤,情伪溷丹素。
富室被剥朘,日有贫窭虑。
士夫受加陵,悔不齿编户。
羸弊取必胜,玉色吞气去。
不知世富室,如母子所怙。
不知意定向,未语机已露。
传继用一律,抱冤莫赴愬。
用是致和气,南首问燕路。
这首诗名为《听政》,作者陈造是宋代的诗人。诗中表达了对政治治理原则的见解。他认为,执政者应当追求中庸之道,避免过度偏向任何一方,否则会滋生奸佞和虚誉。诗中批评了那些在处理社会矛盾时过于偏袒弱小而压制强势的行为,认为这种做法虽然可能一时受到赞誉,但并不符合公正的原则。
诗人指出,时代变迁,风俗各异,处理问题时不能拘泥于古代的成规。他强调是非曲直的本质,并非取决于力量的强弱,真正的君子不会因此而妥协,而是坚守真实与虚假的界限。他还揭示了社会中的不公现象,如富人被剥削,士大夫受到欺凌,弱势群体的困境并未得到妥善解决。
最后,诗人呼吁执政者要以公平和谐为目标,不应仅凭个人好恶行事,而应倾听各方意见,如同向南询问正确的道路,以实现真正的公正与和平。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洞察。
春风散百物,和暖气难清。
晨衾四肢倦,欲起还不能。
展转卧成晏,起听百鸟鸣。
幸然无公事,且复寡经营。
妻儿悄不喧,日午闭柴荆。
羹鱼就鲜买,软饭熟香粳。
虽然愧兹食,赖尔王化成。
出门步原田,最爱莓苔青。
半生果何为,悔不学躬耕。
把锄如把笔,冀穫尚何曾。
还复茅檐下,所思良友朋。
青云固云乐,倚伏谅难明。
那无托衰懒,缅想川上情。
物我均所役,聊复安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