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崖三百丈,五里到松门。
路尽始佳处,苔深无屐痕。
细泉牛乳滴,亭午艾香温。
舟楫经行疾,无劳具酒尊。
悬崖三百丈,五里到松门。
路尽始佳处,苔深无屐痕。
细泉牛乳滴,亭午艾香温。
舟楫经行疾,无劳具酒尊。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景象,开篇即以“悬崖三百丈”设定了高峻险峻的场景,再以“五里到松门”指示了行走的距离和方向。紧接着,“路尽始佳处,苔深无屐痕”表明在这条路的终点,是一片美丽而又人迹罕至的地方,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地衣,没有脚印。
“细泉牛乳滴,亭午艾香温”则描写了清澈的溪水像奶液一样流淌,以及午后的阳光下艾草散发出温暖的香气。这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传递出一种宁静与和谐之感。
最后,“舟楫经行疾,无劳具酒尊”表达了诗人在这片美丽景色中乘船而行,不需要费力地准备什么,只需带上酒器,便可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赋予。
整首诗通过对山谷、溪水、植物和阳光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却又充满生机的空间。诗人通过这种描写,不仅传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表达了一种逃离尘世喧嚣、寻求心灵宁静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