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涌浪翠周遭,中峙层台气象豪。
万里阙庭长在望,定应天眼照孤高。
群山涌浪翠周遭,中峙层台气象豪。
万里阙庭长在望,定应天眼照孤高。
这首诗描绘了郁孤台周围群山环绕,翠绿连绵,中央的台阁气势磅礴的景象。诗人以“涌浪”形容群山起伏,生动形象;“中峙层台”则展现了郁孤台的雄伟姿态。接着,诗人想象从这里可以远眺万里的京城,表达了对天子的景仰之情,认为郁孤台如同天眼一般,高瞻远瞩,洞察一切。整首诗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深邃的人文情感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桓公酣宴地,罗绮骄春丛。
舞态馀回雪,歌声逗结风。
宾客三千醉,杂沓待鸣钟。
繁华能几时,转瞬成蒿蓬。
双鹤阵云寂,丹凤梁月空。
时时见樵牧,指点认故宫。
驰景信靡停,秉烛亦已悤。
寄谢世间人,为乐及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