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秋同何龙友黎君选马伯起金相如雅集嘉显堂即席赋》
《初秋同何龙友黎君选马伯起金相如雅集嘉显堂即席赋》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共怜秋气迥,飒雨荐新凉。

逸兴池边墨,清言竹下觞。

栖乌明汉影,子鹤叶庭霜。

韦杜寻堂会,琴尊遂一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一次文人聚会,充满了文雅与清幽的氛围。诗人陈子壮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特有的宁静与凉爽,以及文人们在自然美景中挥毫泼墨、畅谈诗文的情景。

“共怜秋气迥,飒雨荐新凉。” 开篇点题,以“共怜”二字表达了对秋日之美的共同欣赏之情,随后以“飒雨”和“新凉”描绘出秋风送爽、细雨轻洒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逸兴池边墨,清言竹下觞。”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场景。池边挥毫泼墨,竹下畅谈诗文,文人们在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体现了文人雅士追求精神自由与艺术创造的精神风貌。

“栖乌明汉影,子鹤叶庭霜。”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栖乌”和“子鹤”来比喻聚会中的文人,它们在月光下或霜叶间自由飞翔,象征着文人们在聚会中释放自我,享受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韦杜寻堂会,琴尊遂一堂。” 最后两句总结了聚会的盛况,韦杜是两位文人的名字,这里借指聚会的参与者。他们不仅在琴声与酒杯的陪伴下欢聚一堂,更是在精神层面达到了共鸣与融合,体现了文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与共同的艺术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聚会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文人雅集的独特魅力,以及在自然与艺术的交融中寻求精神寄托与心灵慰藉的主题。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沁园春.咏蜀府扇

罗袖携来,素手才舒,微生嫩凉。

爱糁星细骨,半规晕紫,涂膏便面,一缕沿黄。

蝉雀休图,女鸾漫画,宁羡齐纨洁似霜。

堪持赠、是聚头谶好,摺叠情长。曾将粉靥遮藏。

奈弯处蛾眉漏一双。

喜浴馀渗久,不沾痕湿,眠时摇倦,偶压肌香。

扑蝶嫌轻,兜萤恨薄,刚飏茶烟出琐窗。

从头看,有泥金配色,小楷斜行。

(0)

女冠子.庚辰岁元夕

去年元夕。曾被雪花淹黑。到今年。稳料春能霁。

谁知月怕圆。雨偏连夜雨,天竟不成天。

阁过观灯兴,待明年。

(0)

木兰花.梦中得四语醒成之歌之甚协也

柳丝影里魂栖住。侵晓背人寻伴去。

草黏飞絮掩行踪,水漫落英迷出路。

蘅皋日晚无从遇。想在春风飘荡处。

粉香吹结枕边云,花气蒸为床上雨。

(0)

中秋二首·其一

静里丝桐猿鹤闻,三秋景色已平分。

良夜新晴月皎皎,碧霄散尽苍梧云。

(0)

送冯生元瑞赴试

与子深期在此行,开尊不是怅离情。

高文欲擅千秋业,弱冠先操十载盟。

燕赵凄凉歌调迥,井参灿烂剑光横。

忻闻主者饶元赏,艺苑司南久著名。

(0)

新正十三夜李念腾招饮署中赋谢·其一

良宵清宴酒如渑,剧饮酣歌逸兴增。

我欲问天宜有月,君堪照夜不关灯。

慨慷元自空三辅,裘马何妨似五陵。

玉树临风殊皎皎,阶前火树漫相矜。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