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没苔侵弃道周,误恩三品竟何酬。
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
草没苔侵弃道周,误恩三品竟何酬。
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哀叹和个人忠诚的坚持。诗中的“草没苔侵弃道周”描绘了一种荒废与毁坏的景象,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土沦丧、道路破败的忧虑。“误恩三品竟何酬”则表达了个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报效之心,即便是身为高官,也不知如何向国家尽忠。
“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两句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痛惜以及个人的无力感。这里的“顽无耻”指的是国家覆亡之时,个人无法做出任何改变,只能感到羞愧和悔恨。“似为当年不与谋”则是在反思,如果当初能够参与国家大计,或许能避免今日的悲剧。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无力的深切感慨。王安石在诗中展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忠诚和责任,以及作为文学家的深刻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