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阁画难成,肯借山翁养病身。
万事不忧知有命,数椽分庇可无人。
观书漆几明于镜,攲枕藤床软胜茵。
终恐傍门心未稳,弊庐虽弊每驰神。
创新小阁画难成,肯借山翁养病身。
万事不忧知有命,数椽分庇可无人。
观书漆几明于镜,攲枕藤床软胜茵。
终恐傍门心未稳,弊庐虽弊每驰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毛珝所作的《谢胡默堂》。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书籍的热爱。
首联“创新小阁画难成,肯借山翁养病身。”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一个充满创新的小阁楼,但画作难以完成,似乎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着,“肯借山翁养病身”一句,表达了诗人愿意像山翁一样,借居于此,疗养身心,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颔联“万事不忧知有命,数椽分庇可无人。”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和对生活简朴的追求。他认为,面对世事无常,只要明白一切皆有定数,便无需过多忧虑。同时,即便是简陋的住所,也足以庇护心灵,不需要他人的帮助。
颈联“观书漆几明于镜,攲枕藤床软胜茵。”展现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漆制的书桌如同镜子般明亮,象征着知识的光芒;藤制的床铺柔软舒适,仿佛大自然的恩赐。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和对物质享受的淡泊。
尾联“终恐傍门心未稳,弊庐虽弊每驰神。”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坚定信念,尽管心中仍有顾虑,但对简陋居所的思念与向往却始终如一。这不仅是对物质条件的妥协,更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与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居住环境、内心情感、生活态度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复杂世事中的超然态度。
儒生峭崖岸,抗颜论诗书。
磬折周伦类,直方向朋徒。
吐辞厉信义,皎日耀天衢。
外表高洁谈,腹内蕴穿窬。
命侣发瘗子,探口出含珠。
金椎碎腐颊,青青歌应胪。
圣言岂不伟,反为行劫需。
诵说苟非人,阶乱岂胜诛。
¤
北风萧萧雨雪滂,辞我亲友之朔方。
中闺少妇走徬徨,劝君斗酒牵衣裳。
道路纵横多虎狼,岁暮天寒百草黄。
结发本期不下堂,君独何为慕他乡。
东流之水不西归,宛转蛾眉能几时。
人生富贵亦有命,辛苦驰奔空尔为。
纵令鼎食有别离,贱妾但愿共驩糜。
¤
泠泠山下涧,童童山上松。
粼粼涧中石,瑟瑟松上风。
波逝石不俱,飚奔松莫从。
物理相倚藉,动息难可同。
与君游宛雒,矫若双飞龙。
中道怅相失,末路欣此逢。
既逢不须臾,去复当严冬。
霜霰集衡轭,虎豹啼林丛。
子其慎桑榆,劳谦以令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