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黟县舒仙翁东岩隐处》
《题黟县舒仙翁东岩隐处》全文
元 / 赵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仙家楼观倚崔嵬,万仞峰头一径开。

阴壑每防雷电起,夜坛静看斗杓回。

祗应跨鹤云中过,尚想吹箫月下来。

远望平原秋树短,累累荒冢漫兴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隐居的画面,以舒仙翁的东岩隐处为背景。首句"仙家楼观倚崔嵬",形象地刻画了仙人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依傍在险峻的山崖上,显得超凡脱俗。"万仞峰头一径开"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险峻和通往隐居处的小路的幽深。

接下来的两句"阴壑每防雷电起,夜坛静看斗杓回",写出了隐者生活的宁静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夜晚在静谧的坛前仰望北斗星移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淡然。

"祗应跨鹤云中过,尚想吹箫月下来",通过想象仙人乘鹤飞翔和月下吹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仙翁的敬仰。

最后两句"远望平原秋树短,累累荒冢漫兴哀",由山巅转向平原,看到秋天的树木稀疏,远处荒冢累累,引发了诗人对生死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哀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赵汸
朝代:元

(1319—1369)元明间徽州府休宁人,字子常。九江黄泽弟子,得六十四卦大义及《春秋》之学。后复从临川虞集游,获闻吴澄之学。晚年隐居东山,读书著述。洪武二年,与赵埙等被征修《元史》,书成,辞归,旋卒。学者称东山先生。有《春秋集传》、《东山存稿》、《左氏补注》等。
猜你喜欢

送马先生致仕还松江

十载黉宫坐冷毡,旋因致仕远辞天。

桑榆暮景逢明世,桃李春风忆少年。

送别同倾江馆酒,赋归独泛泖湖船。

惭予亦有莼鲈兴,梦绕吴松烟水边。

(0)

送春官主事陆伯曕使朝鲜·其一

寰宇同文日,春秋一统年。

仙郎辞粉署,星使泛楼船。

海极神鳌际,天连旭日边。

何惭张博望,勋业著青编。

(0)

宿徐良夫宅留别

月中人语歇,松子落空山。

高树风初向,閒灯门半关。

今宵暂同宿,明发惆孤还。

别有重来兴,溪阴莫雪间。

(0)

题李龙眠写山庄图

青山万叠高侵天,绿阴千顷晴涵烟。

巨灵倒挽银河水,泻作百丈飞来泉。

蓬莱三岛不可往,江南山水称龙眠。

龙眠高人李居士,前身列籍瑶台仙。

胸中浩荡有奇气,眼底恍忽无尘缘。

同时二友总佳士,炯如芙蓉出澄涟。

山中一经游历后,至今草木增清妍。

百年对画起遐想,风流文采俱依然。

辛夷花开木兰发,宛如王维家辋川。

我生素抱林泉趣,每因匏系恒自怜。

迩来缪掌秘阁籍,遍阅图画穷幽玄。

洞天福地似曾识,不用谢屐劳扳援。

(0)

木兰花慢.新月

柳梢光半吐,残雨歇,小庭幽。

似镜匣微开,才呈一线,试照琼楼。

姮娥谅多幽恨,淡眉痕曲写远山愁。

想见金波荡漾,潜鳞也怯吞钩。象梳斜傍玉搔头。

绮阁晚妆收。正云母屏空,水晶帘卷,独倚箜篌。

清辉未能久驻,怅黄昏寂寞思悠悠。

谁炷心香遥拜,背人细语无休。

(0)

暮春·其五

旧愁聊自息,新恨便相催。

欲寄丝千织,无由只雁来。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