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看城郭半浮楂,水戽联翩接渚涯。
天意若知民意切,停鞭且止阿香车。
已看城郭半浮楂,水戽联翩接渚涯。
天意若知民意切,停鞭且止阿香车。
这首诗《雨不止》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与人间疾苦之间微妙关系的感悟。
首句“已看城郭半浮楂”,以“浮楂”形象地描绘了雨水漫溢的情景,城郭仿佛在水中漂浮,生动地展现了雨势之大。接着,“水戽联翩接渚涯”进一步描绘了雨水连绵不绝,与岸边相接的景象,表现了雨水的持续与广袤。
“天意若知民意切”一句,诗人借天意来表达对人间疾苦的关注,暗示着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以及上天对于人间疾苦的感知。最后,“停鞭且止阿香车”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雨势能有所减缓的愿望,以“阿香车”这一神话中的神车为喻,寄托了对自然界的美好祈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体现了宋代文人关注现实、寄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黑云黯霮阴山北,跨马长征杀胡贼。
腰间宝剑悬吴钩,寒光闪烁青莲色。
一从仗剑出萧关,几载风尘澒洞间。
铁甲战酣青海月,羽书飞捷白狼山。
论功自合分茅土,犹向军前朝沐雨。
可怜白首困穷荒,虎帐何人日歌舞。
满地腥风血色腓,轮台万里居人稀。
胡儿吹笛朝出塞,壮士横戈夜突围。
从戎却念辞家久,数奇尚落他人后。
一声寒角秋风鸣,望乡几度频搔首。
男儿离别何足叹,才器如君世稀有。
阃外会有推毂时,肘后黄金印如斗。
玉门胡骑去纷纷,更上燕然勒大勋。
君不见匈奴多系颈,至今犹说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