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李南涧啖荔图·其一》
《题李南涧啖荔图·其一》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岭南吏隐足清娱,亲与仙人解绛襦。

前有东坡后南涧,他年合作两髯图。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岭南官员与仙人共品荔枝的雅趣场景。诗中以“吏隐”二字开篇,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生活状态,既为官又似隐士,享受着清闲之乐。接着,“亲与仙人解绛襦”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与仙人亲近互动的情景,暗示了超凡脱俗的氛围。

“前有东坡后南涧”一句,巧妙地将李南涧与苏东坡、王安石(字南涧)并列,不仅赞誉了李南涧的才情与风骨,也暗含了对李南涧未来成就的期许。东坡与南涧皆为宋代文坛巨擘,以此比拟,可见诗人对其极高评价。

最后一句“他年合作两髯图”,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情景的想象与期待。想象中,李南涧与苏东坡、王安石共同绘成一幅须发皆白的老者图,寓意着三人虽时代不同,但才华横溢,精神风貌一致,共同构成了文坛的不朽传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李南涧品茗赏荔的雅致生活,更寄托了诗人对其才华与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武林山十咏·其五炼丹井

仙翁道未成,栖神在岩石。

酌彼山下泉,穷年炼金液。

洞阴春始绿,苔甃秋涵碧。

缅慕不可期,凭栏望凫舄。

(0)

赋秋鸿送刘衡州

秋鸿整羽翮,去就自因时。

往春南方来,遂止天泉池。

天泉水清泚,鸳鹭日追随。

蒲藻岂不乐,江湖信所宜。

今朝风色便,暂向衡阳归。

洞庭逢叶下,潇湘先客飞。

渚有兰杜美,心无稻粱卑。

罾缴勿尔念,鹰隼宁尔窥。

烟波千万里,足以资盘嬉。

峰前想回日,青冥生路歧。

(0)

赋石昌言家五题·其四怀素草书

往在河南佐王宰,王收书画盈数车。

我于是时多所阅,如今过目无遁差。

石君屏上怀素笔,盘屈瘦梗相交加。

苍虬入云不收尾,卷起海水秋鱼虾。

毫乾绢竭力未尽,山鬼突须垂髿髿。

牵缠回环断不断,秋风枯蔓连蒂瓜。

纵横得意自奔放,体法岂计直与斜。

客有临书在屏侧,豪强夺骑白鼻騧。

超尘绝迹莫见影,竞爱此家忘彼家。

赏新匿旧世情好,射杀逢蒙亦可嗟。

(0)

读月石屏诗

余观二人作诗论月石,月在天上,石在山下,安得石上有月迹。

至矣欧阳公,知不可诘不竟述,欲使来者默自释。

苏子苦豪迈,何用强引犀角蚌蛤巧擘析。

犀蛤动活有情想,石无情想已非的。

吾谓此石之迹虽似月,不能行天成纪历。

曾无纤毫光,不若灯照夕。

徒为顽璞一片圆,温润又不似圭璧。

乃有桂树独扶疏,常娥玉兔了莫觅。

无此等物岂可灵,秖以为屏安足惜。

吾嗟才薄不复咏,略评二诗庶有益。

(0)

效阮步兵一日复一日·其一

一日复一日,一朝复一昏。

来新去成故,俯仰变凉温。

有贵则有贱,未若贱常存。

骍牛慕孤㹠,黄犬悲东门。

祸福相为基,损益不复言。

吾祖入吴市,应龙非伏辕。

(0)

送昙颖上人往庐山

浔阳几千里,无不见炉峰。

苍翠入众目,岩壑少行踪。

高僧忽独往,杳杳怀远公。

尝闻虎溪上,醉令或来同。

而今竞邀致,几里闻松风。

尘心古难洗,瀑布垂秋虹。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