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到秋深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
滴阶响共蛩鸣切,入幕凉随夜气侵。
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官漏夜沉沉。
萧条最是荆州客,独倚高楼一醉吟。
雨到秋深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
滴阶响共蛩鸣切,入幕凉随夜气侵。
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官漏夜沉沉。
萧条最是荆州客,独倚高楼一醉吟。
这首明代诗人韩邦靖的《秋雨》描绘了秋雨季节的深沉与寂寥。首句“雨到秋深易作霖”,点出秋雨连绵的特点,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气候的湿润。接着,“萧萧难会此时心”表达了诗人对秋雨中内心情绪的难以言表,透露出淡淡的忧郁。
“滴阶响共蛩鸣切”通过雨滴敲击台阶的声音和蟋蟀的鸣叫,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加深了秋夜的寂静。“入幕凉随夜气侵”进一步描绘了秋雨带来的寒意,不仅侵袭肌肤,更侵入人的思绪。
“江阔雁声来渺渺”以大雁的叫声在广阔的江面上回荡,增添了空间的辽远感,也寓含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灯昏官漏夜沉沉”则通过昏暗的灯光和沉闷的漏壶声,渲染出夜晚的漫长与压抑。
最后两句“萧条最是荆州客,独倚高楼一醉吟”,直接抒发了诗人作为荆州客的孤独与落寞,只能借酒浇愁,独自在高楼上吟唱,表达了深深的孤寂之情。整首诗以秋雨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梦回齿颊风萧骚,幽姿不许霜松高。
南来苍玉不盈束,已觉饮兴翻云涛。
诗家胸次自宜此,尚嫌烟火须烹炰。
想像南风吹万竹,箨龙正恐称冤号。
石盆养鱼心自苦,仰羡鸲鸲云间巢。
眼中岁旱土不膏,长镵后虑山无毛。
退食归来北窗梦,山巅朱凤声嗷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