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昔飞狐口,奇兵入捣虚。
人才九州外,天道百年馀。
草木皆成骑,衣冠尽化鱼。
遗民心胆破,讳说战争初。
闻昔飞狐口,奇兵入捣虚。
人才九州外,天道百年馀。
草木皆成骑,衣冠尽化鱼。
遗民心胆破,讳说战争初。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深远影响。开篇“闻昔飞狐口,奇兵入捣虚”两句,以“飞狐口”这一地名,暗示了古代战场的险峻与战略的巧妙,奇兵突袭,直捣敌方要害,展现了战争中的智谋与速度。
接着,“人才九州外,天道百年馀”两句,将视角从具体的战争场面转向更广阔的时空背景,指出战争不仅消耗人力,更可能摧毁一个地区的人才基础,同时,战争的影响可能跨越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对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产生深远影响。
“草木皆成骑,衣冠尽化鱼”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原本生机勃勃的草木被战火摧残,变成了战马;昔日的士绅贵族,也成为了鱼肉,比喻他们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与毁灭。这不仅是对物质世界的破坏,更是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的冲击。
最后,“遗民心胆破,讳说战争初”两句,揭示了战争对人心的长期影响。战争不仅造成了物质上的损失,更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使得后人不愿提及或回忆起战争的开始,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深刻影响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及其对社会、文化和人心的深远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悲剧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