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食笋》
《食笋》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古风

梦回齿颊风萧骚,幽姿不许霜松高。

南来苍玉不盈束,已觉饮兴翻云涛。

诗家胸次自宜此,尚嫌烟火须烹炰。

想像南风吹万竹,箨龙正恐称冤号。

石盆养鱼心自苦,仰羡鸲鸲云间巢。

眼中岁旱土不膏,长镵后虑山无毛。

退食归来北窗梦,山巅朱凤声嗷嗷。

(0)
鉴赏

这首诗《食笋》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食用竹笋的独特感受与想象。

首先,诗中以“梦回齿颊风萧骚”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仿佛在梦中品尝到竹笋的美味,口中仍留有清风般的凉爽感。接着,“幽姿不许霜松高”一句,以竹笋的清雅之姿,比拟其难以被霜雪所掩盖的坚韧生命力,暗示竹笋虽为植物,却有着不凡的精神品质。

“南来苍玉不盈束,已觉饮兴翻云涛”则进一步描述了竹笋的珍贵与诱人,如同南方来的苍翠玉石,虽小却能激发诗人的饮兴,仿佛在心中激起波澜壮阔的云涛。这不仅表现了竹笋的美味,也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诗家胸次自宜此,尚嫌烟火须烹炰”表明诗人认为这样的美味应出自诗人的内心,而不仅仅是通过烹饪的烟火气来实现。这里巧妙地将美食与诗歌艺术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接下来,“想像南风吹万竹,箨龙正恐称冤号”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设想在南风的吹拂下,成千上万的竹子生长,其中的箨龙(竹笋的别名)似乎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哀鸣。这一句既展现了竹林的生机勃勃,又暗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石盆养鱼心自苦,仰羡鸲鸲云间巢”则转向对其他自然景象的感慨,石盆中的鱼儿或许感到孤独与苦闷,诗人却羡慕云间小鸟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最后,“眼中岁旱土不膏,长镵后虑山无毛”描绘了一幅干旱时节土地贫瘠的画面,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而“退食归来北窗梦,山巅朱凤声嗷嗷”则以梦境结束,山巅传来朱凤的哀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担忧,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食用竹笋的体验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寄天台友人

天台峰下杖从容,曾是江东五马公。

若问儿童歌舞地,敬亭山色画图中。

(0)

苦热二首·其一

旱忧民物热忧身,独卧虚堂老病人。

态似儿童欣水石,情如野客懒衣巾。

云中树色披图幻,山下泉声入梦频。

短壑青松空在口,肩舆曾不到东津。

(0)

晒书·其二

散帙容春旧馆东,今年事与去年同。

何人解使风驱暑,吾道真逢日丽空。

灵药一丸非手制,仙槎万里有心通。

长怀五老峰前地,曾与藏书作主翁。

(0)

寄南都三友·其二双溪汪司成

七年清梦几双溪,回首贤关帝阙西。

云汉为章常独咏,江山留胜更谁题。

龙飞郢楚真嘉会,凤下岐周亦暂栖。

一曲南风又宣父,知音何处问昌黎。

(0)

寄俞国昌参政

都谏才名动六科,山东方岳亦峨峨。

班违清切天还近,步入宽閒地更多。

几处残碑犹鸟迹,何年幻市不鲸波。

文庄亦为军储出,关塞而今尚有歌。

(0)

闻诏从侍养之请

十年七疏为亲辞,始荷天恩遂我私。

敢谓孝诚真恳切,故知仁闵不遐遗。

孤鸿偶与风云际,寸草仍沾雨露滋。

独对青山还点易,何时定是报君时。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