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清梦几双溪,回首贤关帝阙西。
云汉为章常独咏,江山留胜更谁题。
龙飞郢楚真嘉会,凤下岐周亦暂栖。
一曲南风又宣父,知音何处问昌黎。
七年清梦几双溪,回首贤关帝阙西。
云汉为章常独咏,江山留胜更谁题。
龙飞郢楚真嘉会,凤下岐周亦暂栖。
一曲南风又宣父,知音何处问昌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寄南都三友(其二)双溪汪司成》。邵宝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分别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首句“七年清梦几双溪”,诗人以“清梦”形容与友人相聚的时光,而“双溪”则暗示了友人所在之地,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接着,“回首贤关帝阙西”,诗人回望过去,将友人所在的地点与古代的贤关和帝阙相联系,赋予了友情以历史的厚重感。
“云汉为章常独咏,江山留胜更谁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友情的赞美。诗人将友人的才华比作云汉之章,独自吟咏,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仰;同时,江山留胜,却无人能再题诗,强调了友情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龙飞郢楚真嘉会,凤下岐周亦暂栖”,这两句运用了典故,以“龙飞郢楚”和“凤下岐周”来比喻友人之间的聚会,既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也暗示了聚会的短暂与难得。
最后,“一曲南风又宣父,知音何处问昌黎”,诗人借用“南风”和“宣父”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如此深厚的友情中,何处能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知音?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人生知己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友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童童山上松,条条风中柳。
四时一以化,贞脆随所守。
人生天地间,苦无金石寿。
阴阳不停驭,霜露变林薮。
小人羡荣利,志士耻升斗。
余生三十年,碌碌犹奔走。
探海斩妖蛟,利剑不在手。
侧身视风尘,哀歌对樽酒。
明月写素心,孤云结良友。
曾许稷契俦,羞居管晏后。
进未奋功名,退非耕畎亩。
一身半浮沉,百年任休咎。
今古浩无涯,悠悠叹白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