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路林中一线长,萦纡不断似回肠。
并刀欲剪千千尺,不使征夫到瘴乡。
牵路林中一线长,萦纡不断似回肠。
并刀欲剪千千尺,不使征夫到瘴乡。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沿江而行,沿途所见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牵路林中一线长,萦纡不断似回肠",开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道路,穿行于茂密的树林之中,仿佛是心灵深处的回旋,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并刀欲剪千千尺,不使征夫到瘴乡",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将道路比作并刀,想要斩断通往瘴疠之地的路径,表达了诗人对征夫们安全的深切关怀,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然环境险恶的担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与自然环境的深刻感受,以及对旅人安全的忧虑之情,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人文关怀的精神。
六十一年似,窗隙白驹驰。
人家守岁痴计,明日怕容辞。
万事才堪一笑,何必朱颜年少,谁不侮吾衰。
只看屠酥酒,先酌襁中儿。无以为,闲檃括,谪仙诗。
人生日日浑醉,百岁以为期。
三万六千场耳,一日杯倾三百,巧历算能推。
试问自今去,余有几何卮。
男儿一志,莫把初心退。
决正处贞廉,把狂心、一齐割弃。
随缘任运,云水作生涯,青松下,翠筠中,别有真滋味。
清虚恬淡,便是余生计。
气定自神和,迸玄珠、出离坎位。
殷红璨璨,仿佛入离宫,通上下,照十方,摄境归心地。
恃平生豪气,冲星斗,渺云烟。
记楚水湘山,吴云越月,频入诗篇。
皎洁剑光零乱,算几番、沉醉乐花前。
□种仙人瑶草,故家五色云边。芙蓉金阙正需贤。
诏下九重天。念满腹琅玕,盈襟书传,人正韶年。
蟾宫近传芳信,□姮娥、娇艳待诗仙。
领取天香第一,纵横礼乐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