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鹦鹉能人言,林下鸤鸠拙如我。
鸤鸠饮啄田野閒,鹦鹉雕笼怨人锁。
举世悠悠机事深,岂有机事无机心。
徒令乞巧向天女,未若灌畦从汉阴。
陇西鹦鹉能人言,林下鸤鸠拙如我。
鸤鸠饮啄田野閒,鹦鹉雕笼怨人锁。
举世悠悠机事深,岂有机事无机心。
徒令乞巧向天女,未若灌畦从汉阴。
这首明代朱朴的《拙庵》诗以陇西鹦鹉和林下鸤鸠为喻,展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首句描绘鹦鹉聪明伶俐,能模仿人言,暗示其受人驯养,失去了自由;而鸤鸠则在田野间自在饮啄,显得拙朴无华,却享受着自然的生活。
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间纷繁复杂、人心机巧的批判,认为世人忙于世俗事务,深陷其中,反而不如鸤鸠般简单快乐。最后一句“未若灌畦从汉阴”,意指不如效仿古代隐士汉阴翁(可能指汉阴丈人,典出《庄子·外物》),亲自耕作,过上质朴无争的生活。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作者对返璞归真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