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坞云侵藓石床,向来忧乐已俱忘。
墙西有竹曾留鹤,梦亦相携入帝乡。
半坞云侵藓石床,向来忧乐已俱忘。
墙西有竹曾留鹤,梦亦相携入帝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半坞云侵藓石床",给人以云端静坐,宛如仙境之感。"向来忧乐已俱忘",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喜怒哀乐的超脱,达到了一种心如止水的境界。
"墙西有竹曾留鹤",则是诗人生活环境的一笔生动描绘。古人常以鹤为高洁之象,这里的“曾留”二字,更增添了几分淡定与从容。
"梦亦相携入帝乡"一句,则将现实与幻想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帝乡”在这里不仅是指仙界,也代表着心灵的最终栖息之所。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好展现。
我从年少知君,胸中气与秋天杳。
天戈南下,几番屯戍,几番征讨。
笔砚从戎,诗书为将,世间元少。
想何如静处,求田问舍,便辞得、功名了。
兵府水围山绕。尽雄深、不妨吟稿。
秋高时候,羽书催急,渡江须早。
号令重明,角声风冷,剑华霜晓。
要从今,做取十分事业,恰归来好。
草堂潇洒,今年初种碧琅玕。更宜野菊幽兰。
便信先生于此,真个不求官。
但西负揽镜,落日凭栏。耕笔钓磻。算遭遇,未应难。
好待青霄得路,稳上长安。
良辰乐事,且展放尊前舞袖宽。天影外、秋色南山。
长日之英,为国生贤,魁然此公。
看功名一出,江湖气量,才华谁有,星斗心胸。
霖雨盐梅,随宜适用,已见时和岁又丰。
余无事,但门庭清雅,车骑雍容。秋香笑指篱东。
道拟共他年伴赤松。
要河车挽水,双瞳似月,丹砂伏火,两颊还童。
雪落花开,东阡北陌,折简来呼白发翁。
高情在,是绣江绿野,黄阁清风。
待支撑暮境,道比旧、不争多。
奈白日难留,丹心易感,绿发全皤。
行乐处,浑一梦,忆黄公垆下几回过。
振策千峰绝顶,濯缨万里长河。红尘世事费磋磨。
人海驾洪波。怅学古无成,于今何补,谩尔蹉跎。
闲揽镜,还独笑,甚苍颜一皱不曾酡。
忽报鸣鞭送酒,开轩自洗空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