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问淮阴道,人过跨下桥。
春风吹野树,落日照寒潮。
楚汉山河改,君臣恩怨销。
唯应酬漂母,千载奠兰椒。
客问淮阴道,人过跨下桥。
春风吹野树,落日照寒潮。
楚汉山河改,君臣恩怨销。
唯应酬漂母,千载奠兰椒。
这首《过淮阴》由明代诗人沈明臣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对过往英雄人物的缅怀。
首联“客问淮阴道,人过跨下桥”以问答的形式开篇,引出地点与人物,仿佛在叙述一个故事的开端,让人不禁好奇接下来的情节。这里的“淮阴道”和“跨下桥”分别指向淮阴这一地名及其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即韩信在此处受胯下之辱,后成为一代名将的故事。
颔联“春风吹野树,落日照寒潮”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春风轻拂,野树摇曳,夕阳西下,映照着寒冷的江潮。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景象,也营造了一种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氛围,暗示着人事的更迭与自然的永恒。
颈联“楚汉山河改,君臣恩怨销”进一步深化主题,将视角从个人经历扩展到历史的大背景。楚汉之争,江山易主,君臣之间的恩怨最终随时间消散。这里不仅提到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蕴含了对权力更替、世事无常的感慨。
尾联“唯应酬漂母,千载奠兰椒”则将焦点再次收回到个体,提到韩信在功成名就后不忘旧恩,回赠当年给予他食物的漂母。这一行为被传为佳话,千载以来,人们以此纪念韩信的感恩之心。通过这一细节,诗人表达了对忠诚、感恩美德的颂扬,以及对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敬仰。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历史回顾与道德颂扬,构建了一个既有历史厚重感又富含人文关怀的世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人性美好的向往。
始初一著,仙凡争交。须知斗敌爻爻。
俗意俗心力大,投漆没胶。
真心裂来周正,免火坑、里面身炮。
牢把捉,切堤防失脚,身卧荒郊。
若悟无常不测,仗慧刀刚志,战退猿猱。
自是心清意静,龙虎咆哮。
神气湛澄凝结,大丹成、天赐仙袍。
驾云去,赴蓬莱,宴赏蟠桃。
身为环堵,重封重锁。无著无漏无破。
闲里寻闲,闲中有闲功果。
常守常清常静,便独行、独坐独卧。
忘机狡,更忘名忘利,忘人忘我。
朴实实心实做,把多疑多惑,多多打过。
得得来来得得,得个甚么。
真如如如不动,觉灵明、灵灵则个。
真消息,是真直相济,真仙来贺。
师如子产,我似嘉鱼。儿孙有若校人。
放者慈悲,烹者何其不仁。
恩雠复当别辨,弃怨亲、参从师真。
修大道,免轮回生灭,跳出迷津。
便把凡心裂另,常清静自然,结就良因。
坎虎离龙嬉戏,无价之珍。
瑞云重重笼罩,现胎仙、丈六金身。
神光灿,向蓬莱,赏玩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