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藏一山房》
《陈藏一山房》全文
宋 / 毛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一室焚香即太初,万人如海尽从渠。

第于心上曾无着,何必山中始可居。

垂箔护花嫌引蝶,连筒汲井怕生鱼。

草玄政不妨人事,问字敲门未可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房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哲学意味。

首联“一室焚香即太初,万人如海尽从渠”,开篇即以“焚香”营造出一种清静、超脱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对世俗的超越。将“万人如海”的喧嚣与“尽从渠”的随波逐流,对比于“一室焚香”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纷扰世界的疏离感。

颔联“第于心上曾无着,何必山中始可居”,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心境。他强调内心的清净与自由,认为真正的归隐并不在于外在的环境,而在于内心的超脱与平静。这反映了道家思想中的“内观”与“无为”。

颈联“垂箔护花嫌引蝶,连筒汲井怕生鱼”,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爱护。他担心花朵被蝴蝶吸引而失去自然之美,也担心水井中的鱼因汲水而受到惊扰,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敬畏之心。

尾联“草玄政不妨人事,问字敲门未可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即使在隐居的生活中,也不应忽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体现了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以及在隐逸生活中仍不忘社会责任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社会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

作者介绍

毛珝
朝代:宋   字:元白   号:吾竹   籍贯:三衢(令浙江衢州)

毛珝,字元白,号吾竹,三衢(令浙江衢州)人。有诗名于端平年间,著有《吾竹小稿》一卷,李龚为之作序,比之为唐诗人沈千运,约略可知其人生平风貌。事见宋·李龚《吾竹小稿序》。 
猜你喜欢

秋夜独坐对月却成·其二

最寻静处爱诸峰,云水悠悠莫定踪。

一乱世人时易去,两中秋月夜难逢。

酒当极乐从心醉,事可无才任性慵。

谁说茅檐负佳节,未眠江寺已鸣钟。

(0)

冬至野步寒梅独放·其一

梦里久相失,幽情杳未通。

无端板桥路,偶得水旁中。

孤月亦有侣,閒心难众同。

谁将可怜质,画赠向诗翁。

(0)

小姬索赠

字字如珠散彩云,绿窗明月照清芬。

十三学得颦眉画,心爱含桃艳出群。

(0)

月夜承大车朽木戒固三上人朱中和陈圣阳二山叟过访诗谢

好月成佳夜,登临岁岂多。

邻翁惜胜事,结衲重相过。

云懒遥归壑,蝉高已渡河。

松门宵不闭,鹤听绕岩阿。

(0)

哭故将军康之弟

相期林壑结柴扉,咫尺溪山见面稀。

赍志未酬当日泪,失时空作百年归。

敢言见鹿心生猎,谁共闻鸡恨已违。

三问英灵浑不答,苍苍冥寞复何依。

(0)

丙辰初春漫赋·其一

贫居野对惟烟水,春渐开眉弱柳间。

中外正闻频举燧,风尘安得老栖山。

日愁犬马精神竭,岁老龙蛇历数还。

欲问疆场谁制胜,拯民曾急念摧残。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