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叶带露痕书》
《叶带露痕书》全文
宋 / 林希逸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拾得阶前叶,提携近玉蜍。

自呵冰冻笔,犹带露痕书。

秋兴题红日,霜寒坠绿初。

珠凝光细碎,墨淡字稀疏。

滴砚研朱易,渲毫汗竹如。

更乾虔亦喜,勤扫入僧庐。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希逸在秋天的清晨,以露水为墨,以叶为纸,进行书写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联“拾得阶前叶,提携近玉蜍”,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台阶上捡起一片叶子,准备用来写字的画面。这里的“玉蜍”指的是砚台,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对书法的热爱与追求。

颔联“自呵冰冻笔,犹带露痕书”,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写字时的场景。他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冰冷的笔尖,而笔下的字迹还残留着露水的痕迹,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执着,也暗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颈联“秋兴题红日,霜寒坠绿初”,将时间推进到一天的开始,诗人面对初升的红日,题写诗句,同时感受到早晨的霜寒,绿叶开始凋零。这一联既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尾联“珠凝光细碎,墨淡字稀疏”,通过珠子凝聚的光点和墨色的淡薄,以及字迹的稀疏,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状态——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岁月静好的向往。

最后两联“滴砚研朱易,渲毫汗竹如”,描述了写字的过程,从研磨朱砂到渲染毛笔,再到在竹简上留下淡淡的墨迹。这里不仅展现了书法技艺的精湛,也蕴含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书法艺术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林希逸
朝代:宋

福州福清人,字肃翁,号竹溪、庸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善画能书,工诗。淳祐中,为秘书省正字。景定中,迁司农少卿。官终中书舍人。有《易讲》、《考工记解》、《竹溪稿》、《鬳斋续集》等。
猜你喜欢

南乡子

天气最无凭。乍雨还晴又做阴。

时候困人三月也,清明。暗买韶光柳醵金。

杯酒恣闲吟。寂寞春庭斗草心。

院落昏黄帘幕静,沉沉。独坐谯楼又起更。

(0)

十六字令

鸳被暖,横陈白玉床。贪午睡,不识晓来霜。

(0)

画屏秋色.悼白海棠

绿纱窗侧。有一枝、玉润珠圆标格。

素质娟娟,冰姿袅袅,天然国色。

拟折供银瓶,又嘱咐、双鬟休摘。露湿粉光欲滴。

好从他雅淡。随地清妍,伴我临书刺绣,两情脉脉。

堪惜。西风狼藉。向苔阶藓砌堆积。

试问花魂,断肠遗恨,何时消得。

寂寂对、空庭蟾光,逗处偏馀白,梦去雪衣还识。

休道易飘零,如伊皎洁,离尘离垢,深人思忆。

(0)

望江南

山塘好,秋到更魂消。

花市天香来簇马,酒帘斜照引吹箫。月挂望山桥。

(0)

烛影摇红.秋思

摇落江天,一庭淡日闲清昼。

素衣时怯晓风侵,睡起笼金兽。病后东阳消瘦。

凭高几度空回首。篱边疏菊,天际孤鸿,年光依旧。

不解双蛾,偏将恼恨深深覆。

莲房泣露粉香愁,池水风吹皱。

昨夜雨轻寒骤,海棠满砌胭脂透。

暮蝉疏柳,黄叶堆阶,断肠时候。

(0)

金菊对芙蓉.即事寄修梅

春雨分襟,秋风忆远,情如弱柳千条。

掩银屏露冷,凉透丛蕉。

鸿声嘹唳虫声杂,伴窗前、落叶萧萧。

当时回首,曲阑双倚,慢品琼箫。钗盟镜约难抛。

倚珠帘清影,红烛同烧。怅天涯何处,愁逐江潮。

炉烟影里低相祝,祝明春、聚首花朝。

凭高无语,水重云复,掩断归桡。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