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江天,一庭淡日闲清昼。
素衣时怯晓风侵,睡起笼金兽。病后东阳消瘦。
凭高几度空回首。篱边疏菊,天际孤鸿,年光依旧。
不解双蛾,偏将恼恨深深覆。
莲房泣露粉香愁,池水风吹皱。
昨夜雨轻寒骤,海棠满砌胭脂透。
暮蝉疏柳,黄叶堆阶,断肠时候。
摇落江天,一庭淡日闲清昼。
素衣时怯晓风侵,睡起笼金兽。病后东阳消瘦。
凭高几度空回首。篱边疏菊,天际孤鸿,年光依旧。
不解双蛾,偏将恼恨深深覆。
莲房泣露粉香愁,池水风吹皱。
昨夜雨轻寒骤,海棠满砌胭脂透。
暮蝉疏柳,黄叶堆阶,断肠时候。
这首《烛影摇红·秋思》由清代词人张学雅所作,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
词中以“摇落江天,一庭淡日闲清昼”开篇,点明了秋日的宁静与清寂。接着,“素衣时怯晓风侵,睡起笼金兽”,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在清晨时分,因微凉的晨风而感到一丝寒意,以金兽炉来抵御寒气的情景,展现了人物的细腻情感和生活细节。
“病后东阳消瘦,凭高几度空回首”,通过“东阳消瘦”的典故,暗示了主人公经历了病痛之后身体的虚弱,以及面对高处时内心的空虚与回忆,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篱边疏菊,天际孤鸿,年光依旧”,菊花稀疏开放,孤雁翱翔于天际,虽是秋天的典型景象,却也映照出时光的流逝与孤独的意味。这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蕴含了对岁月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
“不解双蛾,偏将恼恨深深覆”,“双蛾”指的是眉毛,这里借指女子的愁眉不展,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愁绪与怨恨,这种情绪并未得到宣泄,反而更加深重。
“莲房泣露粉香愁,池水风吹皱”,以莲花的哭泣和池水的波纹,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哀愁,进一步渲染了词中的悲凉氛围。
“昨夜雨轻寒骤,海棠满砌胭脂透”,描述了昨夜的一场小雨,使得海棠花的花瓣如同透着胭脂的红,既美丽又带有一丝凄凉,体现了秋雨的细腻与伤感。
最后,“暮蝉疏柳,黄叶堆阶,断肠时候”,以暮蝉的哀鸣、稀疏的柳树、堆积的黄叶,以及“断肠”一词,直接表达了词人对秋日之美的哀叹与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悲秋情调。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秋日景色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情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江水如练带,江石如马肝。
双流会合处,蹙作蛟龙蟠。
我来暑气初,骤雨成惊湍。
云收暮山出,秀色屏中看。
缺月挂木末,光辉溢清寒。
冷然适我心,遇境随所安。
夜久转寥阒,高松露华漙。
独坐念平生,行路真漫漫。
危肠易感激,不待闻哀弹。
犹欣碧川涨,没尽风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