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洛红尘里,闭门常独居。
虽无守道愧,终与趣时疏。
文举徒飞表,曹丘懒挟书。
谁怜从宦久,不及策名初。
待兔谋真拙,屠龙艺亦虚。
何当治归计,松菊绕吾庐。
京洛红尘里,闭门常独居。
虽无守道愧,终与趣时疏。
文举徒飞表,曹丘懒挟书。
谁怜从宦久,不及策名初。
待兔谋真拙,屠龙艺亦虚。
何当治归计,松菊绕吾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开篇"京洛红尘里,闭门常独居"两句,便设置了一种脱离尘世纷扰、隐逸于市井之中的意境。"虽无守道愧,终与趣时疏"表明诗人虽然没有坚守某种道德或信仰的羞愧,但他与世俗功利的联系却越来越远。
接着,"文举徒飞表,曹丘懒挟书"一句中,"文举"和"曹丘"都是历史上著名的隐逸之人,他们的名字在这里被用来象征诗人对于学问和修养的追求。而"徒飞表"和"懒挟书"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书籍的珍视。
"谁怜从宦久,不及策名初"两句流露出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淡漠和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待兔谋真拙,屠龙艺亦虚"则是说即使是在隐逸中寻求真理或修炼技艺,也往往感到困难和虚幻。
最后,"何当治归计,松菊绕吾庐"一句,是诗人对于未来回归自然、过上简单生活的向往。这里的"松菊"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而"庐"则是隐逸之所,这里寄托了诗人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超脱,以及对于自然、学问和修养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