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作湘中客,数从林下游。
契繇先世叙,谊向古人求。
我敢逃黄绶,公宁卧白头。
庙堂有北客,人物想中州。
久作湘中客,数从林下游。
契繇先世叙,谊向古人求。
我敢逃黄绶,公宁卧白头。
庙堂有北客,人物想中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留别折子明丈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长期在湘中游历,与折子明交往深厚的情感。诗人提到与折子明的友谊源于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他并不愿逃避世俗责任(黄绶,指官职),而折子明则可能选择淡泊名利,宁愿保持清高(白头,借指年老)。最后,诗人以朝廷中有来自北方的人物,暗示中州(中原地区)的人才和文化影响力,表达了对故土和人才的怀念与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个人经历和对友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和友情的坚守,以及对故乡文化的深深眷恋。
大君即吾父,百姓为吾儿。
天下本一家,爱敬无二歧。
尽心尽吾职,岂敢他求知。
吾祖耕鹿门,颇识民之依。
愿推衣与食,忍见啼寒饥。
虽有尧舜心,敢谓无其咨。
偏反常棣华,愧乏甘棠枝。
昔予忝京兆,民乃留生祠。
惺弟按全浙,生祠重见之。
兹予过常邑,行道传口碑。
见予问同姓,述旧喜以悲。
不有按治良,何以安流移。
为建长生位,以系吾民思。
徐氏实倡义,民心同秉彝。
民风足徵厚,岂以笑貌私。
寄谢诸父老,种德弘镃基。
江表春寒,已迟了、四月蔷薇消息。
轻燕低蹴,筝弦飞花趁离席。惊夜雨、鹃声正恶。
又千里、野云愁织。酹酒关河,驱车岁月,乡路休觅。
待重话、韦曲清游,叹尘海、苍茫鬓毛白。
颠倒百年心,有归帆知得。
鸥鹭少、溪山更远,问一生、几两游屐。
也但灯夕翻书,梦君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