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客吴山,门对万松岭。
松下日行游,况值长春景。
朅来卧穷海,时秋枕席冷。
还同泣露蛩,唧唧吊宵永。
岂无栖泊处,寄此形与影。
行矣临逝川,前途无由骋。
以之怀往年,一念讵能静。
忆昔客吴山,门对万松岭。
松下日行游,况值长春景。
朅来卧穷海,时秋枕席冷。
还同泣露蛩,唧唧吊宵永。
岂无栖泊处,寄此形与影。
行矣临逝川,前途无由骋。
以之怀往年,一念讵能静。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和陶渊明杂诗(其二)》。诗中,诗人回忆起在吴山的时光,门前景色优美,万松岭映入眼帘,每日漫步松下,享受着长春美景。然而,后来诗人困居海滨,秋夜凉意袭人,如同泣露的蟋蟀,长夜难眠,感叹生活无依。虽然寻求栖身之处,但内心仍感到孤独,如同形影相吊。诗人面对流逝的岁月,感叹未来的路途无法畅行,只能借此怀念过去的美好,思绪难以平静。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