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锁寒山睡未醒,鸟飞绝迹悄无声。
遥看零落疏林外,犹带苍红石发萦。
雨雪霏霏催岁暮,梅花泛泛迫诗情。
年来世事浑忘却,重订江鸥旧日盟。
烟锁寒山睡未醒,鸟飞绝迹悄无声。
遥看零落疏林外,犹带苍红石发萦。
雨雪霏霏催岁暮,梅花泛泛迫诗情。
年来世事浑忘却,重订江鸥旧日盟。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清晨的宁静与寒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之美。首句“烟锁寒山睡未醒”,以“烟锁”形象地描绘出寒山笼罩在薄雾之中的景象,仿佛整个山体都沉浸在沉睡之中,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鸟飞绝迹悄无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寂静,连鸟儿的飞翔声都听不到,突出了清晨的宁静。
“遥看零落疏林外,犹带苍红石发萦”则将视线从山体转向远处的树林,虽然树木稀疏,但依然能感受到它们坚韧的生命力,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顽强与和谐共存的美。这里的“苍红石发萦”可能是指石头上生长的植物,或是树干上的青苔,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
下半部分转而描写季节更替与自然景观的变化。“雨雪霏霏催岁暮,梅花泛泛迫诗情”描绘了冬日的雨雪,预示着一年即将结束,同时也激发了诗人的情感,使他产生了创作的冲动。梅花的绽放不仅带来了春的气息,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最后,“年来世事浑忘却,重订江鸥旧日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自然的向往。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后,诗人似乎暂时放下了尘世的烦恼,重新与自然世界建立了联系,寻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种回归自然、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冬日清晨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今日曷为乐,闻子开寿筵。
小寿逢六六,大寿祈百千。
何以祈百千,不朽无期年。
何为不朽名,圣善流芳声。
母仪自贞则,海日难为兄。
伏生传尚书,卓为女中英。
嘉言不出梱,善行溢家庭。
我为众宾陈,众宾为我听。
兄代弟病毙,母哭子丧明。
一门感慈孝,蔼然为嘉祯。
和德协上下,精诚达穹冥。
仲氏新骑骢,宝应留清风。
帝曰母善是,孺人特褒封。
龙章与凤翟,五色来云中。
风日清大夏,华诞适与逢。
乃悟天人际,感应常相通。
特为王母寿,于以寿无穷。
坎坎击鼓,于樵之巅。乃荐乃献,尹公之贤。
于贤维何,德义迁迁。坎坎击鼓,烟霞之下。
乃咏乃歌,饯尹公者。于咏维何,德音雅雅。
亦既击鼓,亦既考钟。以宴以乐,公坐于宫。
维公在宫,威仪颙颙。击鼓喤喤,考钟锵锵。
以乐以宴,公坐于堂。维公在堂,德容不忘。
维钟维鼓,维瑟维琴。何以假之,嗣此德音。
维此德音,维樵之岑。维琴维瑟,维钟维鼓。
维以足蹈,维以手舞。其乐未央,公晏灵府。
作乐歌舞,出饯尹公。声影悬矣,送之九龙。
九龙跃跃,导之以樵风。谁其主之,兀厓来同。
曾经藻绘承明。如今闲却雕龙手。
金台烟锁,铜仙泪泻,河山非旧。
琼晏簪花,仪曹载笔,可堪回首。
算壮游并陇,远寻壶峤,都一梦,归乌有。
买得城南十亩,启轩窗,山明水秀。
看云脱帽,听泉倚杖,茶前酒后。
世外闲身,人间清福,尽堪消受。
展云林半幅,丹青不老,为先生寿。
彼何人者,是聱园居士,镜中留印。
百岁光阴如转烛,白尽疏髯短鬓。
耳鼓殷雷,牙车脱毂,目力凭双镜。
夕阳无限,黄昏只是将近。
壮岁角逐名场,浮沉宦海,精力销磨尽。
问水寻山空结想,无具那能济胜。
米汁餐禅,苜盘款客,聊遣闲居兴。
偶留形影,渊明自答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