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君臣义莫逃,乘田委吏圣躬劳。
江流对我何须急,山势迫人空自高。
本乏长才供盛世,宁惭败絮拥绨袍。
千周不厌囊中易,懒向西风步楚骚。
天地君臣义莫逃,乘田委吏圣躬劳。
江流对我何须急,山势迫人空自高。
本乏长才供盛世,宁惭败絮拥绨袍。
千周不厌囊中易,懒向西风步楚骚。
这首诗《清溪道中偶述》由明代诗人林光所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天地君臣义莫逃,乘田委吏圣躬劳”,开篇即以天地君臣之义为引,暗含对道德伦理的重视,同时借“乘田委吏”之事,表达了对勤勉尽职的赞颂,体现了对圣贤行为的推崇。
颔联“江流对我何须急,山势迫人空自高”,运用对比手法,以江水的平静与山势的高耸形成鲜明对照,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环境的喧嚣之间的关系,寓意着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平和的重要性。
颈联“本乏长才供盛世,宁惭败絮拥绨袍”,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无出众才华,却也愿意以微薄之力贡献于盛世,即使身处平凡,也不愿因自己的不足而感到羞愧,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甘于平凡的生活态度。
尾联“千周不厌囊中易,懒向西风步楚骚”,以“千周不厌”表达对生活的满足与热爱,“囊中易”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简朴的接受与欣赏,“懒向西风步楚骚”则以楚辞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追求世俗功名的态度,更倾向于在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中寻找生活的真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道德、生活态度以及个人价值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吏三年,似仙去、玉鞭西骤。
看父老、攀辕卧辙,使君知否。
粉署含香风调美,玉堂彩笔需君久。
想金莲、草敕晚归来,偎红袖。知颇忆,山中友。
曾醉倒,田间酒。叹十年交态,披襟握手。
戴笠乘车吾与汝,九州四海情何有。
倘他时、相遇或相呼,王曰叟。
风光堪爱。青天上彤云无赖。迟误了、酒缘花债。
红桃翠柳,芳菲转眼,东皇颜色改。
玉屑天山满,飞甲龙初败。
看青楼朱幌,凝妆少妇,光生银海。
更燕子休巢,莺儿裹舌,不似三春世界。
骑驴客、杏花村外。浅斟低唱,帐下将军翻自在。
学士风流,细烹茶、清闲潇洒。
把前朝留下,双柑斗酒,围炉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