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响枯梢,冻雪埋老屋。
深径断行踪,除道乏童仆。
闭门事高枕,政尔清寐熟。
谁与排户入,停马驻车轴。
问知是令君,冷语无款曲。
卿去我欲眠,毋烦贲空谷。
升车首重回,欲饷不敢渎。
移书举孝廉,庶以激颓俗。
后来立朝端,谔谔争楚狱。
方其高卧时,何意万钟禄。
令君非素交,此举真巨目。
范史良包羞,姓名忘纪录。
邵公有裔孙,眉宇清可掬。
苕仙赠此图,笔驶意自足。
老气近古作,冷光淡朝旭。
当以净眼观,那许汗手触。
平生冰雪心,展玩亦三沐。
阴风响枯梢,冻雪埋老屋。
深径断行踪,除道乏童仆。
闭门事高枕,政尔清寐熟。
谁与排户入,停马驻车轴。
问知是令君,冷语无款曲。
卿去我欲眠,毋烦贲空谷。
升车首重回,欲饷不敢渎。
移书举孝廉,庶以激颓俗。
后来立朝端,谔谔争楚狱。
方其高卧时,何意万钟禄。
令君非素交,此举真巨目。
范史良包羞,姓名忘纪录。
邵公有裔孙,眉宇清可掬。
苕仙赠此图,笔驶意自足。
老气近古作,冷光淡朝旭。
当以净眼观,那许汗手触。
平生冰雪心,展玩亦三沐。
这首元代诗人蔡景傅的《题袁安卧雪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雪中静谧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袁安的敬仰之情。
开篇“阴风响枯梢,冻雪埋老屋”,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寂静,风声在枯枝间回响,积雪覆盖着老旧的房屋,营造出一种孤寂而肃穆的氛围。接着,“深径断行踪,除道乏童仆”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荒凉与人迹罕至,连日常的清扫工作都显得无人问津。
“闭门事高枕,政尔清寐熟”则刻画了主人公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通过“高枕”和“清寐熟”两个细节,表现了他内心的满足与平静。然而,这份宁静却被突如其来的访客打破,“谁与排户入,停马驻车轴”描述了访客的到来,打破了主人公的宁静生活。
“问知是令君,冷语无款曲”中的“令君”指的是尊贵的客人,但来访者的话语却显得冷淡而直白,没有过多的客套与寒暄。接下来,“卿去我欲眠,毋烦贲空谷”表达了主人希望客人离去,以便继续享受宁静的睡眠,体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珍视。
“升车首重回,欲饷不敢渎”则描绘了主人在客人离开时的复杂心情,既想表达感激,又担心打扰到对方,表现出一种微妙的礼节与尊重。最后,“移书举孝廉,庶以激颓俗”表明了主人希望通过推荐孝廉的方式,来激励社会风气的改变,体现了他的社会责任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袁安卧雪的场景,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物性格、社会风气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贤士的敬仰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春风客皇州,积雨不得晴。
倚楼望西湖,想见烟水平。
芳时谅难负,胜侣欣来并。
杖藜一萧散,唤船弄空明。
浮云为我开,好鸟为我鸣。
青山次第出,桃李正鲜荣。
华屋何煌煌,缥缈连重城。
都人竞时节,酒舫各斜横。
而我得舒眺,缅然起深情。
风景自千古,扰扰何所营。
大钧实爱物,无使可怜生。
尧民保同乐,吾其获归耕。
与君异姓似诸昆,文采风流帝子孙。
珍重征途犹问讯,殷勤诗卷遣重论。
光寒牛斗韬龙剑,兴逸江湖著瓠樽。
混混人间谁虎鼠,冥冥物外独鹏鲲。
閒中日月无追恨,圣处工夫岂浪言。
万里此心长对面,莫寻别赋苦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