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多令.道中二十二岁初度志感,时九月五日》
《唐多令.道中二十二岁初度志感,时九月五日》全文
清 / 易顺鼎   形式: 词

落拓少年场。吴钩锦带装。叹人生、苦恋他乡。

今夜鸿天烧烛了,能几日,便重阳。万感比秋长。

谁家正酒香。借东篱、自寿何妨。

我与黄花同样命,消受得,者般霜。

(0)
鉴赏

这首《唐多令·道中二十二岁初度志感,时九月五日》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易顺鼎所作,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二十二岁生日时的感慨。词中以一个落拓少年的形象开篇,手持吴钩(古代兵器)配以锦绣腰带,形象鲜明,透露出他的不羁和对远方的向往。

“叹人生、苦恋他乡”直接抒发了词人对异乡生活的深深眷恋,感叹人生的漂泊不定。接下来,“今夜鸿天烧烛了,能几日,便重阳”描绘了夜晚旅途中的孤独,暗示时光匆匆,转眼又将面临重阳佳节,更添离愁。

“万感比秋长”表达了词人心中复杂的情感如同秋天一般深沉,而“谁家正酒香”则勾起了他对家乡酒香的怀念,借酒浇愁,自我宽慰。“借东篱、自寿何妨”化用陶渊明的典故,表明即使身处异乡,也无妨借自然之景自祝长寿,展现出词人的豁达。

最后,“我与黄花同样命,消受得,者般霜”以菊花自比,表达自己坚韧不屈的性格,即使面对生活中的霜寒困苦,也能如菊花般傲然绽放。整首词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词人在漂泊生涯中的坚韧与无奈。

作者介绍
易顺鼎

易顺鼎
朝代:清   字:实甫   号:忏绮斋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生辰:1858~1920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
猜你喜欢

和除夕前一日南叔兄会杨仲博杨季穆诗

玄里探幽识罔冥,易中观象见文明。

心虚有友皆三益,宇静无时不四并。

物理玩来成独笑,年华见惯渐忘惊。

只馀亲友关天分,离合钟情不肯平。

(0)

杨仲远挽诗

属我铭先竁,元符事益光。

十年黄壤梦,再世短松岗。

楼外焄蒿集,阁前名节香。

吴钩无处挂,刍束寄诸郎。

(0)

李郎中挽诗·其二

解道公行止,江东老父兄。

群州垂瘵死,肤使为更生。

民裕身逾瘠,时危命亦轻。

浔阳江上月,犹傍谏书明。

(0)

李制置生日·其二

披荆重立小朝廷,风递南薰入扇巾。

大势已冯天祚宋,中兴更赖岳生申。

扶持命脉还吾蜀,消息精神运此身。

人愿武公归入相,我祈河内且留恂。

(0)

次韵知常德袁尊固监丞送别四诗·其二

孔训元无实对名,只言为己与求人。

能知管仲不为谅,便识殷贤都是仁。

义利两涂消处长,古今一理屈中伸。

自从圣学寥寥后,千百年谁信得真。

(0)

计处士挽诗

我之外王父,早岁识殷州。

落落双蓬鬓,萧萧一衲裘。

天时四不出,人事百无忧。

事业虽亡试,全归閟一丘。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