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事密于茧,牵起万重思。
连蜷易生易断,蚕老不成丝。
吐出编成锦字,付与长江九折,鱼腹去何迟。
此意古人有,今竟见于兹。厚堆愁,浓抹泪,八行诗。
掩头藏尾,生防深意别人知。
顺著璇图还曲,笑展红笺还哭,哭了算归期。
冬尽不归去,翻说待花时。
心事密于茧,牵起万重思。
连蜷易生易断,蚕老不成丝。
吐出编成锦字,付与长江九折,鱼腹去何迟。
此意古人有,今竟见于兹。厚堆愁,浓抹泪,八行诗。
掩头藏尾,生防深意别人知。
顺著璇图还曲,笑展红笺还哭,哭了算归期。
冬尽不归去,翻说待花时。
这首诗名为《明月满扬州·寄书》,作者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朱青长。诗中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以织茧、蚕丝为喻,描绘了心中思绪纷繁复杂,如同蚕丝般缠绕不断,却又因蚕老无法抽丝成线,寓意着情感的无尽和难以言表。诗人将这份深情寄托在锦字书信中,通过长江九折的曲折传递,期待它能尽快抵达鱼腹,但又感叹其行程缓慢。
诗人借用古人的情感表达,感叹今人的情感共鸣,暗示着这种情感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接下来的诗句“厚堆愁,浓抹泪,八行诗”进一步渲染了愁绪之深,泪水之多,以八行诗的形式将情感浓缩。诗人运用“掩头藏尾”的隐晦手法,暗示情感的深藏不露,唯恐被人轻易察觉。
在情感的起伏中,诗人的情绪从悲伤转为苦笑,再回归到哭泣,反映出对归期的期盼与无奈。最后两句“冬尽不归去,翻说待花时”,表达了诗人期待春天的到来,似乎只有花开之时,才能为这段漫长的等待画上句号。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