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余静庵寒夜诗思·其一》
《次余静庵寒夜诗思·其一》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地炉煨芋栗,兀坐数寒更。

香篆消重爇,银釭剔复明。

月穿窗隙过,风拂树梢鸣。

唤醒吟边兴,敲推睡不成。

(0)
注释
地炉:烧火的小炉子。
煨:慢煮。
芋栗:芋头和栗子。
兀坐:独自坐着。
寒更:寒冷的更鼓声。
香篆:线香燃烧时形成的篆字形状的烟雾。
消重爇:重新点燃。
银釭:银制的灯盏。
剔复明:拨亮灯火。
月穿窗隙:月光穿过窗户缝隙。
风拂树梢:晚风吹过树梢。
鸣:发出声音。
唤醒:激发。
吟边兴:诗兴。
敲推:敲打。
睡不成:无法入睡。
翻译
在地炉中慢慢烤着芋头和栗子,我独自坐着数着寒冷的更声。
香烟袅袅,熏香再次点燃,银灯闪烁,我仔细拨亮它。
月光穿过窗户缝隙洒落,晚风吹过树梢发出沙沙声响。
这清冷的夜景激发了我的诗兴,却无法让我入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寒冷中的独坐图景。"地炉煨芋栗,兀坐数寒更"展现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通过燃烧地炉取暖的情形,同时也透露出外界的寒冷和时间的流逝。而"香篆消重爇,银釭剔复明"则是对室内光线与温暖的描写,其中“香篆”指的是熏香用的器具,“银釭”则是一种照明工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夜晚通过燃烧熏香和使用银制灯具来抵御寒冷,寻求一丝温馨。

"月穿窗隙过,风拂树梢鸣"这两句转换了视角,从室内到室外,描绘了一幅夜景图。月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室内,而风则轻拂着树梢发出声音,这些细微之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

最后,"唤醒吟边兴,敲推睡不成"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在这寂静而寒冷的夜晚,他被内心的激动唤醒,而这种情感也使他无法进入梦乡。这两句透露出了诗人在深夜中的思考与激愍,可能是对生活、理想或其他事务的一种反思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抒情表达,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思想。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满江红.秋夜有感

一晌清凉,西风起、吹来帘幕。

恰又是、虫鸣四壁,虚澄小阁。

怪底秋声偏著耳,窗前淡月还同昨。

叹年来、何处寄愁心,腰如削。乡梦远,浑难托。

琴书案,全抛却。但消磨羁旅,壮怀牢落。

百岁韶华弹指事,鸿回燕去空漂泊。

问襟期、原不让男儿,天生错。

(0)

风入松.中秋无月

木樨香里坐论诗。瘦骨倦支持。

岁华容易抛人去,任西风、吹鬓成丝。

遥忆江楼人倚,云山梦里归期。空庭露冷夜迟迟。

鸦睡正酣时。昨宵明月今何处,料嫦娥、也怕相思。

恐有悲秋儿女,檀栾不许人知。

(0)

临江仙.浴月楼

池上鸳鸯方稳睡,红衣那解闲愁。

卷帘人正倚琼楼。波澄青海月,露洗碧天秋。

小扇单衫庭院悄,禁它风软香柔。

空阶时见暗萤流。六铢芗泽惹,一缕嫩凉兜。

(0)

高山流水.题汤雨生“十二古琴书屋填词图”

七弦拂处起春风。谱幽情、判白裁红。

闲坐理金徽,公馀雅赏谁同。挥毫际、换徵移宫。

依稀有,多少新谣旧曲,付与飞龙。

恁铜琶铁板,大汉倩关东。囊中。

连珠又双月,排列著、几许枯桐。

攫醳尽深愉,一一与政相通。免平沙、落遍哀鸿。

旗亭上、只听歌来五裤,写出欢悰。

胜耆卿井,水随处、播芳踪。

(0)

解佩令.题姜玉溪“箫声明月图”

冰弦停拨,闲愁暗绕。记良宵、隔水声度。

翠袖红楼,把碧玉、殷勤重谱。袅馀音、低徊如诉。

一天凉月,一江冷露。渺微波、盈盈修阻。

倩得荆关,为写出、那时情绪。却还愁、小红生妒。

(0)

水龙吟.题停琴待月图

清秋院落初晴暮,烟散尽、天如洗。

残蝉乍歇,暗蛩时度,月来犹未。

文簟舒波,晶帘卷玉,安排焦尾。

料纤阿幽独,姮娥淡□,尚迤逦、沧溟底。

几曲阑干遍倚。漏沉沉、凉添秋袂。

香吹老桂,露溥修竹,绛河垂地。

佳茗徐斟,水沈细爇,素弦重理。

正天风浩浩,银云栉栉,□冰轮起。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