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曾忆少年场,醉拥如花解骕骦。
若问豪华何处减,佛前新供一枝杨。
纵横曾忆少年场,醉拥如花解骕骦。
若问豪华何处减,佛前新供一枝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有感漫成六绝》之一,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往昔豪情与当下心境的对比思考。
首句“纵横曾忆少年场”,诗人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在广阔天地间自由驰骋的场景,流露出对那段充满活力与激情岁月的怀念。次句“醉拥如花解骕骦”,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当年豪放不羁的生活态度,以“如花”形容女子之美,以“解骕骦”比喻自己驾驭骏马的英姿,生动展现了诗人风流倜傥的形象。
后两句“若问豪华何处减,佛前新供一枝杨”,则转向对现实的反思。诗人提出疑问:“如果要问如今的豪华生活与过去相比有何不同?”接着给出答案:“在佛前供奉了一枝杨柳。”这里,“佛前新供一枝杨”既是对当前生活的一种自我暗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也暗含着诗人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深邃的人生洞察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与现在的对比思考,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省,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轻风度松籁,庭閒午更寂。
倦鸟贪熟眠,幽草何历历。
新莺忽一啭,宛若江上笛。
翩翩叶间蛾,尽日何所觅。
时物自生长,吾性亦顺适。
临池玩清寒,倚竹聆浙沥。
谁言牡丹丛,不道芦与荻。
真意苟自全,圭璧同瓦砾。
悲哉处士心,色动于尺檄。
曾念公子臣,牵若执羁靮。
奇功随物化,荣名今安觌。
所以大圣徒,无为以为绩。
轩冕岂不华,一喜生众惕。
卓尔巢由存,千载欲目击。
夙昔梦飞腾,中年羽翼短。
有时暂凌霄,意愿每不满。
内省知志衰,前行任涂坦。
如何今宵梦,复似奇与诞。
伟然登庙堂,受诏亦不缓。
还提三尺法,往雪九秋旱。
所恨事未竟,游刃中肯窾。
一回幽谷春,更为尘国浣。
虽非无梦徒,犹胜但酣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