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膏腻滑金钗溜,绣带斜分亸香袖。
锁窗睡起思娇慵,练裙六幅湘波皱。
月转虚檐风满林,碧云迢递银河深。
香尘不到袜罗冷,下阶踏碎梧桐阴。
梧桐老去孙枝长,枝上凤凰栖两两。
凭谁巧斫琴瑟成,谐奏宫商协幽响。
萧郎不归春意阑,梦绕梨云花作团。
银塘露冷芙蓉老,锦鸳怨入秋风寒。
楚云湘水鳞鸿杳,两点春山愁不扫。
低徊顾影悄无言,明朝只恐朱颜老。
兰膏腻滑金钗溜,绣带斜分亸香袖。
锁窗睡起思娇慵,练裙六幅湘波皱。
月转虚檐风满林,碧云迢递银河深。
香尘不到袜罗冷,下阶踏碎梧桐阴。
梧桐老去孙枝长,枝上凤凰栖两两。
凭谁巧斫琴瑟成,谐奏宫商协幽响。
萧郎不归春意阑,梦绕梨云花作团。
银塘露冷芙蓉老,锦鸳怨入秋风寒。
楚云湘水鳞鸿杳,两点春山愁不扫。
低徊顾影悄无言,明朝只恐朱颜老。
这首明代邹亮的《梧桐仕女图》是一首描绘闺中女子闲适与哀愁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仕女图的场景。
首句“兰膏腻滑金钗溜”,形象地写出女子头发上的脂膏光润,金钗轻轻滑动,暗示其生活富足且装扮精致。接着,“绣带斜分亸香袖”描绘了仕女衣着的华美,绣带随意搭在香袖上,流露出慵懒的姿态。
“锁窗睡起思娇慵”写女子慵懒地从窗边醒来,透露出内心的闲适和对美好时光的眷恋。“练裙六幅湘波皱”则通过湘水般的练裙褶皱,进一步展现女子的柔美和娴静。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室外,“月转虚檐风满林”,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寂寥的夜晚氛围。女子独自沉思,内心情感复杂,由“香尘不到袜罗冷”表达出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以及秋夜凉意带来的孤寂。
“梧桐老去孙枝长”借梧桐树的成长,寓意岁月流转,暗示女子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枝上凤凰栖两两”以凤凰比翼双飞,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现实中的落寞。
最后,诗人以“萧郎不归春意阑”表达女子对未归的爱人的情感,梦境中梨花如雪,现实中却是秋风凄冷,芙蓉凋零,寓意着生活的变迁和情感的冷落。结尾处“明朝只恐朱颜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忧虑,流露出深深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仕女图中女子的内心世界,既有富贵生活的惬意,又有对爱情和青春的深深思考。
美女东城隅,红颜华灼灼。
垂垂十二鬟,一一飞金雀。
初日照楼台,春游出宛洛。
采桑攀远杨,搴芳捋丛薄。
行路何踟蹰,中心谅有托。
不知谁家子,白马黄金络。
强言立道傍,翩然互酬酢。
本非淇上姝,宁践桑中约。
家无薄幸儿,白头负前诺。
赠妾双明珠,还君抵飞鹊。
日暮行归来,空闺守寂寞。
僧房一簇荒村前,古壁苍黑经百年。
老僧沽酒觞群贤,俄尔耳边声沸天。
浑如峻岭飞百泉。跳涧赴壑争潺湲。
又疑广乐张仙筵,嗷嘈万管喧千弦。
不则双峡束长川,激崖咽石波怒旋。
出视绿阴低屋椽,惊飙激柯摇碧烟,巢鸟惊怖宵不眠。
嗟我僻壤长系挛,惟见杨绿桃李妍。
今到此间颇适然,岩壑风景眉前悬。
愿归我庐携青毡,长伴老僧饭斋饘。
奚事布袜青行缠,颠蹶千里寻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