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三万六千日,长做东西南北人。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李元亮的《句》之三,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漂泊不定的感慨。
“可怜三万六千日”,开篇即以“可怜”二字点明情感基调,流露出对生命中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三万六千日”并非实指具体的天数,而是借用了古代历法中的概念,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在中国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三十日,因此一年共有三百六十日,再加上闰月的额外一天,大约为三万六千日。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将抽象的时间概念具象化,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短暂。
“长做东西南北人”,紧随其后,描绘了人生的漂泊无定。这里的“东西南北”不仅指地理方位的变化,更象征着人生的迁徙和变化。无论是为了生活、追求理想还是命运的安排,人们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地方间辗转,这种漂泊的生活状态,让诗人不禁发出感慨。这句话蕴含着对人生旅途中的孤独、无奈与坚韧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常态的一种接纳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短的两句,巧妙地融合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漂泊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语言质朴而意味深长,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