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说三遗矢,犹堪一据鞍。
君王不自试,耳目信人难。
浪说三遗矢,犹堪一据鞍。
君王不自试,耳目信人难。
这两句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所作,出自《杂咏一百首》中的第五十三首,名为《廉颇》。诗中采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来表达对英雄人物廉颇不被重用的悲哀。
"浪说三遗矢,犹堪一据鞍":这两句通过夸张的笔触描绘出廉颇即使年老力衰,箭也射完了三个,但仍旧能够坚守在马鞍上。这不仅展现了廉颇的英勇和坚韧,同时也隐含着他被冷落的悲凉。
"君王不自试,耳目信人难":这两句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意思是说,国君不亲自考验人才,只是听凭别人的推荐,这样的情况下,要想让君王了解真实的情况是非常困难的。这反映出当时选才用人的不公和诗人对廉颇遭遇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对廉颇个人英勇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被埋没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于人才被埋没的忧虑和社会现实的批判。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