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李先辈从知塞上》
《送李先辈从知塞上》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去草军书出帝乡,便从城外学戎装。

好随汉将收胡土,莫遣胡兵近汉疆。

洒碛雪黏旗力重,冻河风揭角声长。

此行也是男儿事,莫向征人恃桂香。

(0)
翻译
离开故乡去军营,立刻穿上战袍学习军事
希望能跟随汉朝将领收复失地,不让胡兵侵犯汉地
旗帜在雪地上沉重,冻河的风吹动号角声悠长
这是男子汉的职责,不要依赖送行者的桂花香
注释
去草:离开。
军书:军事命令。
帝乡:故乡。
城外:城外边。
戎装:军服。
汉将:汉朝将领。
胡土:敌人的土地。
汉疆:汉朝的边境。
洒碛:飘洒在沙漠。
旗力重:旗帜因雪而显得沉重。
冻河:结冰的河流。
角声:号角声。
男儿事:男子汉的责任。
征人:出征的士兵。
桂香:象征着送别的香气,如桂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武将即将出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其勇猛和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切。诗中“去草军书出帝乡”一句,设定了军事行动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便从城外学戎装”则描绘了武将即将投入战场前的准备。

“好随汉将收胡土,莫遣胡兵近汉疆”表达了对边防安全的忧虑和对民族冲突的深刻理解。这里的“胡”指的是中原以外的少数民族或外来侵略者,而“汉”则代表了中华文化圈。

接下来的“洒碛雪黏旗力重,冻河风揭角声长”生动地描述了边塞严寒的气候和战场上的紧张氛围。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强调了武将所面临的艰难条件。

最后,“此行也是男儿事,莫向征人恃桂香”则是一种鼓励与期望,意味着这次出征不仅是国家大事,也是检验男子汉气概的机会。这里的“桂香”可能象征着荣誉或功名,不应过分依赖,而应通过实际行动去争取。

整首诗语言坚实有力,充满了对边塞生活的真切感受和对将士们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体现出了诗人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的关注。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园

陪京高选得名卿,勤葺公园匪自宁。

政举辅藩无一事,意尊王室有三亭。

看花篇什烦官课,对酒笙歌易讼铃。

他日吏民铭惠爱,定随碑刻载图经。

(0)

新岁拜坟二首·其二

新岁斋前寂讼铃,不妨诹日展先茔。

遥知陇树春方到,一见家山眼又明。

孝弟少期为俗劝,里闾乌足语吾荣。

此行犹苦圭符累,名遂归来更尽诚。

(0)

昼锦堂赏新牡丹

欲集珍丛称此堂,春来栽槛首花王。

连砧不动开犹少,对酒多情格自强。

白昼已凌乡锦色,清阴宜接讼棠芳。

娱宾一奉笙歌赏,从此香名岁月长。

(0)

次韵答留台春卿集贤侍郎

闻说西台遂恳章,一何钦耸一何伤。

赤松世外诚先觉,白首兵间是不祥。

得失两忘祛病术,利名相贼溺人乡。

几时微立疆垂效,去伴公闲亦道光。

(0)

皇子诞庆五言十二韵

圣统垂千祀,天仁覆万方。

思贤咏场藿,兴俭缉帷囊。

宽法均疏网,忧民甚纳隍。

画衣期不犯,行苇见无伤。

列庙灵潜佑,高穹意默彰。

故教生嗣晚,欲示卜年长。

帝梦前推吉,郊禖此报祥。

协辰初告望,纪节正迎商。

和气城铜律,休符集画堂。

清飙来美应,瑞旭荐荣光。

九县欢声沸,三都惠泽滂。

非才尘近掖,援笔颂无疆。

(0)

途中暑热忆诸同舍

振野惊风拂面尘,赫曦流烁犯征轮。

酒非逃暑虚成会,花未忘忧谩映人。

绿水已伤春别旧,碧云长起暮愁新。

朝来记得瀛洲梦,目断英游极怆神。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