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耽林圃僻,砌筑傍方池。
径曲延云入,亭虚任月移。
位置只如此,心情自可知。
风花谁管领,闲者是相宜。
为耽林圃僻,砌筑傍方池。
径曲延云入,亭虚任月移。
位置只如此,心情自可知。
风花谁管领,闲者是相宜。
此诗描绘了一座位于林圃僻静处的荔圃亭,巧妙地融入了自然环境之中。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子与周围景致的和谐统一,以及其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下的变化之美。
首句“为耽林圃僻,砌筑傍方池”点明了荔圃亭的位置,远离尘嚣,靠近一方静谧的池塘,营造出一种远离世俗喧嚣的隐逸氛围。接下来,“径曲延云入,亭虚任月移”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亭子周围的自然景观。弯曲的小径仿佛能引导云雾进入,而亭子则在月光下显得空灵而宁静,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神秘力量。
“位置只如此,心情自可知”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亭子位置的满意,以及对这种自然环境所引发内心感受的理解。最后,“风花谁管领,闲者是相宜”则以风花自比,强调了在这样的环境中,只有悠闲的人才能真正领略到其中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荔圃亭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千叠愁痕,梦回不碍春云掩。
半规松翠掠新鬟,眉晕羞清婉。犹记东风未绽。
步回廊、香霏夜短。海棠开罢,谁照红妆,满襟幽怨。
知否巴山,雨声滴滴偷惊眼。
一池秋涨阻归期,独傍西窗剪。弹指年华暗换。
诉灵芬、芳怀更远。影儿相对,休放钗虫,玉纤轻颤。
点秋光,平湖荡桨,新凉趁排遣。
暮渔歌断,恰系艇烟深,犹傍沙岸。
唳霜倦羽催寒雁,江村归梦远。
记载酒竹西亭北,春桡红袖卷。
黄花笑人太匆匆,天涯问短约,西风惊换。
凝望久,斜阳外,洞箫吹怨。
何时更、万声媚晓,将暗里、芳魂融嫩暖。
便付与、画中疏柳,柔条教细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