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诸胜自江口山归得诗五章·其一》
《游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诸胜自江口山归得诗五章·其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巨松支版阁,贮阁但惟碧。

碧紧日不到,午气如露夕。

惨影动佛容,疑醒古僧魄。

破厓一线泉,荒云袅千尺。

地深无世烟,鹤巢在天脊。

隔掌洞府幽,待吾寸心辟。

坐数瑶华枝,玉尘冻吟帻。

愿为木客佣,循苔扫麋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头陀岩、百宝台、寿峰塔、清水庵等胜景时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静谧之美。

首句“巨松支版阁,贮阁但惟碧”描绘了巨松挺立,支撑着阁楼,阁楼内满是碧绿之色的景象,暗示了环境的幽静与生机。接着,“碧紧日不到,午气如露夕”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阴凉与湿润,仿佛即使是正午的阳光也无法穿透这层碧绿,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惨影动佛容,疑醒古僧魄”一句,通过光影的变化,赋予了佛像以生命,仿佛古僧的灵魂在其中苏醒,增加了神秘与庄严的色彩。接下来,“破厓一线泉,荒云袅千尺”描绘了悬崖峭壁间的一线清泉,以及远处缭绕的云雾,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辽阔。

“地深无世烟,鹤巢在天脊”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原始与宁静,没有世俗的喧嚣,只有鹤鸟在高处筑巢,象征着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隔掌洞府幽,待吾寸心辟”表达了对洞府幽静的向往,期待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坐数瑶华枝,玉尘冻吟帻”描绘了作者静坐于瑶华树下,玉尘覆盖的帽子上似乎凝结了冬日的吟唱,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与感悟。“愿为木客佣,循苔扫麋迹”表达了诗人愿意成为林中守护者,清扫麋鹿留下的足迹,保护这片自然净土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游五老峰四首·其二

悠然独抱此,含意在乾坤。

陟险消多病,寻真契寡言。

桂丛冬亦茂,石室午方暾。

倚杖神凝处,泉声树里喧。

(0)

石溪寺

蒙密见山穷,林回忽路通。

灯悬千树里,磬发片云中。

猿啸来参定,月明出照空。

即将溪号虎,与尔学雷宗。

(0)

告中送顾膳部赴臬山东

幽居当岁晏,无那送君行。

留滞嗟身世,蹉跎念友生。

似兹往来际,转见别离情。

拙笔归耕晚,高才早勒名。

(0)

宿泽上人房

投宿依山刹,禅扉隐隐开。

清斋宜鸟语,坐定见僧回。

竹动名香散,钟鸣清梵来。

因嗟在人世,扰扰逐浮埃。

(0)

辛卯元日二首·其一

居正王凝命,履端帝发祥。

光华开上日,玉帛走群方。

蓂荚符尧录,卿歌睹舜章。

青裳临左个,天子在明堂。

(0)

梦亡友情话甚洽,口占志感四首·其二

墓草青青万里遥,片时缱绻足魂消。

谈心促膝依依甚,一唱金鸡复寂寥。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