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
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
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
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乌鹊栖我庭,将旦辄散去。
此岂厌所栖,亦以饮啄故。
一饥能驱人,扰扰无晨暮。
不然亦已矣,岂乐尘土污。
我有茆三间,自少鲜外慕。
力耕自足食,鸡豚亦可具。
晚虽误收召,疾走如脱兔。
六年枫林下,不知岁月度。
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
醉归每自笑,不负此芒屦。
平生爱方外,虽老冀有遇。
秋风送片帆,更上剡溪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听到乌鹊在庭院中栖息又散去的情景,引发他对人生境况的思考。他推测乌鹊离开并非厌倦栖息之处,而是为了觅食。诗人借此感慨人生的艰辛,指出饥饿可以驱使人忙碌不停,即使是自己也曾因官场邀约而匆匆离去。他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满足,自耕自给,即使晚年被召回官场,也迅速离去,享受枫林下的宁静生活。
诗人庆幸自己身体尚健,常携酒游历山水,醉后自我解嘲,不为世俗所累,始终保持着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即便年老,仍期待有所作为,秋风吹过,他想象着乘船前往剡溪,继续追求心中的理想。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热爱自然和期待机遇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