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巡北圃七绝·其一》
《晓巡北圃七绝·其一》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隔水人家似画图,鬓边香露缀成珠。

日高丈五云犹宿,乌鹊已归三哺雏。

(0)
翻译
隔水的农户如同画卷般美丽
发鬓间的香气像露珠般晶莹
注释
隔水:形容在水的那一边。
人家:农户,住家。
似:如同。
画图:如画的景色。
鬓边:鬓发旁边。
香露:带有香气的露珠。
缀:点缀。
成珠:形成珍珠般的点点。
日高:太阳升高。
丈五:极言其高,约六尺左右。
云犹宿:云彩仍未散去。
乌鹊:乌鸦和喜鹊。
已归:已经返回。
三哺雏:指喂养小鸟三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田园生活的画面。"隔水人家似画图",通过对比,将河对岸的人家比喻成一副美丽的画卷,展现了诗人眼中的风光旖旎。"鬓边香露缀成珠"则是从细节捕捉,诗中提到的“鬓边”指的是女子的鬓发,“香露”象征着清晨的露水,而“缀成珠”则形容这些露珠串联成如珍珠般的美景,这里不仅表达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一种生活上的诗意与和谐。

"日高丈五云犹宿",这里的“丈五”是指太阳升起到一定高度,而“云犹宿”则形容着天边的云彩依旧停留,这两句表达了早晨时光的静谧与宁静,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细腻感受。

"乌鹊已归三哺雏",这一句通过描绘乌鸦归巢并且在其幼雏旁边低声呼唤的情景,再次强化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共生。这里的“三哺”形容乌鸦叫声的温柔与频率,而这种细节上的描写,更显出了诗人对生活中的小确幸的观察与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美好且充满生机的早晨场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西原晚望

花菊引闲行,行上西原路。

原上晚无人,因高聊四顾。

南阡有烟火,北陌连墟墓。

村邻何萧疏,近者犹百步。

吾庐在其下,寂莫风日暮。

门外转枯蓬,篱根伏寒兔。

故园汴水上,离乱不堪去。

近岁始移家,飘然此村住。

新屋五六间,古槐八九树。

便是衰病身,此生终老处。

(0)

皇甫郎中亲家翁赴任绛州宴送出城赠别

慕贤入室交先定,结援通家好复成。

新妇不嫌贫活计,娇孙同慰老心情。

洛桥歌酒今朝散,绛路风烟几日行。

欲识离群相恋意,为君扶病出都城。

(0)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客恨长。

病马独嘶残夜月,行人欲渡满船霜。

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

(0)

失群雁

三秋北地雪皑皑,万里南翔渡海来。

欲随石燕沈湘水,试逐铜乌绕帝台。

帝台银阙距金塘,中间鹓鹭已成行。

先过上苑传书信,暂下中州戏稻粱。

虞人负缴来相及,齐客虚弓忽见伤。

毛翎频顿飞无力,羽翮摧颓君不识。

唯有庄周解爱鸣,复道郊哥重奇色。

惆怅惊思悲未已,裴回自怜中罔极。

传闻有鸟集朝阳,讵胜仙凫迩帝乡。

云间海上应鸣舞,远得鹍弦犹独抚。

金龟全写中牟印,玉鹄当变莱芜釜。

愿君弄影凤皇池,时忆笼中摧折羽。

(0)

折杨柳

倡楼启曙扉,杨柳正依依。

莺啼知岁隔,条变识春归。

露叶凝愁黛,风花乱舞衣。

攀折聊将寄,军中音信稀。

(0)

九日言怀

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

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

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

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