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
《晓过伊水寄龙门僧》全文
唐 / 司马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客恨长。

病马独嘶残夜月,行人欲渡满船霜。

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

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ǎoguòshuǐlóngménsēng
táng / zhā

lóngménshùàncāngcāngshuǐdōngliúhèncháng
bìngcányuè

xíngrénmǎnchuánshuāng
jiāyānhuǒcūnchùxiāng

shānxiàchánānlǎoshīzàiyuànjiāngxíngwènkōngwáng

注释
龙门:指龙门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著名风景名胜区。
树色:树木的颜色。
伊水:黄河支流,流经洛阳。
客恨长:旅客的离愁别恨绵长。
病马:形容疲惫或身体不适的马。
残夜月:接近天明的夜晚月亮。
行人:旅人。
满船霜:比喻寒冷或艰难的环境。
几家烟火:指乡村中做饭升起的炊烟,象征生活气息。
村步:村庄的边缘。
何处:哪里。
渔歌:渔民唱的歌曲,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故乡:出生或成长的地方,家乡。
禅庵:佛教中修行者的居所。
形役:身体的劳役,指世俗生活的辛苦。
空王:佛教术语,指佛,这里指寻求心灵的解脱。
翻译
龙门山色昏暗苍茫,伊水东流令旅客心绪凄凉。
病弱的马在深夜对着月亮悲鸣,行人想渡河却只见满船寒霜。
几户人家的炊烟依稀靠在村庄路边,何处传来的渔歌像极了故土乡?
山下的禅庵里老师还在,希望能向他询问生活的劳役与心灵的解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清晨渡过伊水时的所见所感。开篇“龙门树色暗苍苍,伊水东流客恨长”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深留恋之情。龙门常指险峻的地方,这里的“树色暗苍苍”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索的氛围,而伊水则是流动着的时光和离愁,东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行者的心绪。

接着,“病马独嘶残夜月,行人欲渡满船霜”两句,则深化了这种孤寂与寒冷。诗人用一匹病马在夜晚的悲鸣,以及行人急于要渡河却被厚霜所阻的情景,强调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凄凉。

“几家烟火依村步,何处渔歌似故乡?”这两句通过对村落炊烟的描写和渔人的歌声,表现出诗人对于温暖家园的无限眷恋。这里的“故乡”并非真正的地理概念,而是心灵深处对于归属感的向往。

最后,“山下禅庵老师在,愿将形役问空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望。在旅途中的孤独和苦楚中,诗人寻求心灵的慰藉,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形役)询问于山下的禅师,以期获得解脱之道。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家乡、归宿的深切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深沉哲思。

作者介绍

司马扎
朝代:唐   生辰:847~858

司马扎,生卒年里贯均未详,唐宣宗大中(847~858)前后在世。曾登进士第,有诗名,与储嗣宗友善。著有《司马先辈集》,《全唐诗》。 
猜你喜欢

题郭鱼台古图小景·其二

银河露下散微凉,画扇金屏度好香。

苍雪万竿清透骨,卧听仙乐过潇湘。

(0)

赠康志高致仕还庐陵

新颁御敕墨淋漓,白首休官愿不违。

岁晏天边孤鹤远,春风林下一人归。

龙河雪色侵行舫,官道梅花照锦衣。

明日匡庐重回首,凤城缭绕五云低。

(0)

送葛延琮南京都察院检校

三载京华数往来,荐书交上得贤才。

九重丹阙承恩快,一日青云得意回。

南去香烟随綵服,北瞻霜雪满乌台。

到官预想多清暇,日对钟山送酒杯。

(0)

赠李君元珙致仕还家·其一

京国重来鬓巳苍,每因话旧意难忘。

几年簪笔依丹禁,两度乘骢按越乡。

自是高情超世俗,从来雅操敌冰霜。

只今勇退真难得,为子高歌一慨慷。

(0)

挽李讷庵

布衣久与世相忘,德善由来重一乡。

湖海壮游诗独好,山林清隐兴偏长。

閒斋教子书盈箧,别馆娱宾酒满觞。

一自九原乘化后,空闻薤露泪沾裳。

(0)

寄伯兄季质及诸弟·其二

一别沧江十五年,每依北斗望南天。

鬓毛衰飒交游念,才学迂疏圣主怜。

望日独占霄汉表,因风不到雁鸿边。

自惭踪迹长羁旅,招隐空吟桂树篇。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