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甚轻。
种竹满山门径小,挂冠当路树枝横。
几于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
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
儒生身上事皆成,身外浮华亦甚轻。
种竹满山门径小,挂冠当路树枝横。
几于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
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所作的《读刘靖君碑》,通过对刘靖君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简朴生活的推崇。首句“儒生身上事皆成”赞扬了刘靖君的学问与成就,暗示他虽身处繁华之外,但内心坚定,事事有成。次句“身外浮华亦甚轻”进一步强调了他对世俗浮华的淡泊态度。
“种竹满山门径小”通过描绘竹林环绕的环境,表现了刘靖君的隐逸生活和高洁品格,以及他居处的宁静与简朴。“挂冠当路树枝横”则以自然景象象征他的不慕荣利,即使路边树枝横生,也无妨其心境的坦荡。
“几于颜子三生寿,分得陶潜一字名”将刘靖君比作颜回和陶渊明,赞美他的智慧与淡泊,暗示他具有颜回般的长寿和陶潜般的诗名。
最后两句“何处时令见前辈,只看碑语自心清”表达了诗人对刘靖君的怀念之情,认为要想了解这位先贤,只需从他留下的碑文和自身清廉的心境中去寻找答案,流露出对高尚人格的景仰和自我净化的期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刘靖君的生活场景和品格,展现了诗人对其人品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稽古圣神,明德修身。首念九族,一身之分。
族不易睦,睦之以亲。族不徒叙,叙之必惇。
惇惇亲亲,民变俗淳。比屋可封,孰焉美名。
盖闻其风,降自华勋。昔之所亲,今为涂人。
昔之所惇,今反少恩。后圣继作,建极叙伦。
汨没之中,善端或明。义夫节妇,孝子顺孙。
有一于此,朝上夕旌。矧自祖父,至于后昆。
缌功以降,娣姒异姻。内外执役,千指孔群。
同牢共食,爰及犬豚。堂奥之内,惇睦风存。
节义孝顺,百行具闻。义孰大焉,宜书其门。
余长浦阳,邑有郑君。华其五世,八世复新。
蠲徭之命,自天申之。郑君曰噫,曷以称之。
聚骸有土,聚谷有囷。将广此义,恤荒惠贫。
敢曰自佚,以病乡邻。吾忍安之,惟义是遵。
余谓郑氏,尧舜之民。世世弗替,用徵斯文。
《郑氏义门诗》【元·林以顺】稽古圣神,明德修身。首念九族,一身之分。族不易睦,睦之以亲。族不徒叙,叙之必惇。惇惇亲亲,民变俗淳。比屋可封,孰焉美名。盖闻其风,降自华勋。昔之所亲,今为涂人。昔之所惇,今反少恩。后圣继作,建极叙伦。汨没之中,善端或明。义夫节妇,孝子顺孙。有一于此,朝上夕旌。矧自祖父,至于后昆。缌功以降,娣姒异姻。内外执役,千指孔群。同牢共食,爰及犬豚。堂奥之内,惇睦风存。节义孝顺,百行具闻。义孰大焉,宜书其门。余长浦阳,邑有郑君。华其五世,八世复新。蠲徭之命,自天申之。郑君曰噫,曷以称之。聚骸有土,聚谷有囷。将广此义,恤荒惠贫。敢曰自佚,以病乡邻。吾忍安之,惟义是遵。余谓郑氏,尧舜之民。世世弗替,用徵斯文。
https://shici.929r.com/shici/6xdT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