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画.蔡确》
《题画.蔡确》全文
元 / 张玉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楚水吴山作胜游,竹床石枕写离愁。

晚烟何处吹渔笛,犹忆琵琶怨碧秋。

(0)
注释
楚水: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代指诗人游历的地方。
吴山:指江南地区的山脉,如苏州、杭州一带的山。
胜游:优美的游览之地。
竹床:用竹子制成的简陋床铺。
石枕:用石头做的枕头,显得质朴自然。
离愁:离别时的忧伤情绪。
晚烟:傍晚的炊烟或雾气。
渔笛:渔民吹奏的笛子。
琵琶怨:用琵琶弹奏出的哀怨曲调。
碧秋:青翠的秋天,可能暗含凄凉之意。
翻译
在楚水和吴山间畅游,竹床石枕上寄托离别的忧愁。
夜晚的烟雾中传来渔笛声,仍记得那如琵琶般悲凉的秋意。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并流露离愁的诗句,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楚水吴山作胜游"一句,立刻将读者带入了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之中,其中“楚水”与“吴山”并列,不仅指出了地理位置,也勾勒出诗人心中的壮丽景象。“作胜游”三字,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番景色的赞美和向往,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视觉的享受。

"竹床石枕写离愁"一句,情感上升为主导。这里,“竹床石枕”设置了一种清贫而自然的生活场景,也隐喻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而“写离愁”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情感基调,是对远方某个人或事物的一种怀念和不舍。这种离愁,与自然景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增加了诗句的情感深度。

"晚烟何处吹渔笛"一问,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晚风中飘逸的笛声,不仅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也让人联想到了水边渔人的寂寞生活。而“犹忆琵琶怨碧秋”则将这种寂寞的情绪进一步深化。琵琶是一种常用来表达离别愁绪的乐器,“碧秋”又增添了一份清冷的色彩,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将自己的情感推到了一个高峰,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琵琶弦上跳动着的悲凉音符。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生活写实与个人情感的诗句。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也勾勒出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篇极具表现力的作品。

作者介绍
张玉娘

张玉娘
朝代:元   字:若琼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生辰:1250 ~1277

张玉娘(1250 ~1277),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人。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猜你喜欢

夜警

满城警柝喧深夜,半壁青灯动客心。

烽火未除眠不得,欲将长剑倚危岑。

(0)

休官

欲知赵子休官了,贫似扶风马少游。

借得琴樽留待月,从教帘幕不胜秋。

自携仆出閒寻药,因载书多却买舟。

昨日老农来告我,万千乐事在西畴。

(0)

虞美人·其二刘帅生日

疏梅淡月年年好。春意今年早。迎长时节近佳辰。

看取衮衣黄发、画麒麟。酒中倒卧南山绿。

起舞人如玉。风流椿树可怜生。

长与柳枝桃叶、共青青。

(0)

谒金门·其一题扇

朱槛曲。妆浅鬓云吹绿。半尺鹅溪凉意足。

手香沾柄玉。午梦已惊难续。说与翠梧修竹。

蓬海路遥天六六。乘鸾何处逐。

(0)

雪后饮水慧聚寺

雪后山更佳,冷松及脩竹。

茫然枝上鸟,伴我梦亦熟。

阴崖得寒乳,夜半胜酒渌。

惜无同心人,共此一杯玉。

(0)

寿张守·其一

堂堂天上张公子,龙剑分光自斗牛。

海上忽归槎万里,云间未放月中秋。

才为汉殿无双手,恩到闽山第一州。

亦有人言识仙骨,只看何日议封留。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