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客持经白日长,石门阴洞楚云凉。
空闻丹伏降龙虎,何处箫声下凤凰。
羽客持经白日长,石门阴洞楚云凉。
空闻丹伏降龙虎,何处箫声下凤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道观景象。首句“羽客持经白日长”,以“羽客”指代道士,手持经典,在悠长的白昼中修行,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石门阴洞楚云凉”一句,通过“石门”、“阴洞”和“楚云凉”这三个意象,不仅展现了道观所在环境的清幽与凉爽,也暗示了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宁静的意境。
“空闻丹伏降龙虎”一句,运用了道教炼丹术中的元素,象征着修炼者追求的内在力量与精神升华,同时也暗含着对道家哲学中“内丹”思想的体现。最后,“何处箫声下凤凰”则以箫声和凤凰这两个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道观的祥和与高雅,仿佛在诉说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观环境的细腻描绘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成功地传达了道教文化中追求精神自由、超越世俗的理念,以及对自然和谐、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昨者暑气清,岚瘴喜初散。
幕府有程期,鸣鏦戒宵半。
残月不到地,松梢耿河汉。
冥冥列炬移,灼灼萤火乱。
空山悟无始,静里阅昏旦。
九岭争一隅,径窄中每断。
我行尚层冈,仆夫复深涧。
浮生付飘忽,肩腋楚人惯。
不坠良偶然,履危岂无叹。
转苦东日迟,坐待火云烂。
稍稍荆扉开,人语出沙畔。
前路方迢遥,平明且须饭。
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
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
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
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
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
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
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
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
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
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
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
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
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
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旂久未归。
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
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永明奇后阁谒九莲观音为神宗母孝定李太后恭制长歌》【清·李因笃】太行西北山北来,中有凌空之高台。月挂苍岩龙虎啸,云生赤迹风雷哀。千松万松立窈窕,十步五步行徘徊。纵目清凉在霄汉,抠衣灵鹫逼蓬莱。鹫岭后阁屹如峰,九莲阁中瞻圣容。庄严具足得未有,草莽何知争为恭。炎山忽飘孤屿雪,静夜时落翠微钟。秋色苍茫吊余址,夕阳明灭怀故封。神宗垂拱五十载,太后斋居多光彩。内启祠尝恩不遗,旁搜象教力仍逮。五台禅龛近京辅,两宫敕赐兼鼎鼐。时移物换凋碧梧,篆冷灰飞逐沧海。出门惟睹白雪飞,涧水松风听不违。攀弓抱剑悲相向,鹤驾鸾旂久未归。此刹翻同灵光在,他年仿佛魂魄依。君不见画壁金铺光照眼,贝花隐隐发灵机。
https://shici.929r.com/shici/gB5vHua95E.html
老渔倚桨黄芦根,细香和饵丝作纶。
无边春水杳何处,日暮烟生知有人。
持竿终日无所得,白鹭衔鱼隔江食。
风扫杨枝入钓船,满溪愁煞桃花色。
我来行吟一问之,太息老渔不解诗。
我向君身觅佳句,君坐诗中自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