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
《婺州和陆谏议将赴阙怀阳羡山居》全文
唐 / 韦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

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

故国饶芳草,他山挂夕晖。

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jiànjiāngquē怀huáiyángxiànshān
táng / wéizhuāng

wàngquēréngyuǎnhúnfēi
dàokāishāoyàodǐngsēngyún

guóráofāngcǎoshānguàhuī
dōngyángsuīshèngwángcànnàiguī

注释
望阙:眺望皇宫。
子牟:古代魏国公子,此处借指诗人自己,表达思归之情。
烧药鼎:炼丹的器具,象征隐居或修道生活。
卧云衣:僧人的袈裟,意指僧人的生活。
故国:故乡。
他山:别的山,此处指远方的山。
夕晖:夕阳的余晖。
东阳:地名,古代郡名,此处指诗人所在之地。
王粲:汉末文人,曾作《登楼赋》表达思乡之情,此处借指诗人自己。
翻译
眺望皇宫之路依然遥远,我像子牟一样心已飞回。
道路开辟在炼丹的鼎前,僧人寄来云游的衣裳。
故乡满是芬芳的野草,远处山峦沐浴着夕阳。
东阳虽是个好地方,但王粲的思乡之情难以抵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不舍。开篇“望阙路仍远,子牟魂欲飞”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的都城——长安(当时称阙)的眺望之情和渴望飞往的心境。"道开烧药鼎,僧寄卧云衣"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生活状态,通过烧制药物和僧人轻松自在地躺在云雾缭绕之中,表现出一种出世间的淡然。

接着“故国饶芳草, 他山挂夕晖”诗人回忆起自己的故乡,那里的花草依旧繁盛,而远方的山峦上也挂着温暖的晚霞,这些景象都加深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最后“东阳虽胜地,王粲奈思归”中,尽管东阳是一片美丽的地方,但面对王粲这样的贤才,诗人还是无法抑制内心的怀归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无尽眷恋。语言简洁而蕴含丰富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意境美。

作者介绍
韦庄

韦庄
朝代:唐   字:端己   籍贯: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生辰:约836年- 约910年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时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时,召韦庄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年),韦庄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
猜你喜欢

马上姬·其二

窈窕佳人跨绣鞍,香风吹动绿云鬟。

最怜二月长堤柳,一路青青送玉颜。

(0)

齐宫怨

遥见潘妃绰约来,六宫红粉一时回。

隔花听得君王笑,知是金莲步步开。

(0)

客中除夕闻钟·其二

为客他乡暮,钟声出晓云。

可怜今岁里,只此一回闻。

(0)

送陈惟秦客恩州·其二

树树桐花夹路开,思乡还上粤王台。

裹盐峒客投墟去,沽酒蛮姬泛艇来。

市肆尽传鸡骨卜,垣墙多杂蛎房灰。

送君解说炎方俗,二十年前此地回。

(0)

送陈宪伯入觐便道归省

万国诸侯会建章,使君千骑出东方。

绣衣正奏三年绩,綵服还称百岁觞。

辔揽朱轮宵拥月,疏封白简昼飞霜。

法星渐与闽天远,遥望精光帝座傍。

(0)

与吴元瀚话旧

久客还家叹敝裘,对君犹自起离愁。

数茎白发尊前泪,九曲青山梦里游。

松径夕阳秋系马,竹房疏雨午啼鸠。

明朝又作匆匆别,目断西风独倚楼。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