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冰薄日迟迟,汉将思家感别离。
塞北草生苏武泣,陇西云起李陵悲。
晓侵雉堞乌先觉,春入关山雁独知。
何处疲兵心最苦,夕阳楼上笛声时。
交河冰薄日迟迟,汉将思家感别离。
塞北草生苏武泣,陇西云起李陵悲。
晓侵雉堞乌先觉,春入关山雁独知。
何处疲兵心最苦,夕阳楼上笛声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将士的孤独与哀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抒发了士兵对于家乡的思念和战争带来的悲凉。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苏武、李陵等历史人物,以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交河冰薄日迟迟”一句,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描写,映射出将士们内心的不舍与留恋。"汉将思家感别离"则直接表达了边塞军人的怀乡之情。
"塞北草生苏武泣"和"陇西云起李陵悲"两句,借用历史人物的情感,强化了诗中对边塞生活的哀愁与孤独。苏武在塞上为国守节,李陵败降匈奴,皆是古代忠义之士,但最终落得个悲凉的结局。
"晓侵雉堞乌先觉"一句,通过乌鸦的叫声,象征着战争的警报和紧张气氛。"春入关山雁独知"则描绘了边塞之地,即便是春天到来,也只有大雁才能感受到这份寂寞。
最后两句“何处疲兵心最苦,夕阳楼上笛声时”表达了战争中士兵的心灵创伤和内心的极度痛苦。笛声在黄昏之际响起,更增添了一种无尽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与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是一首集哀愁、思念于一体的边塞行军诗。